[湖北武汉]-全面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回复 星标
更多

[湖北武汉]-全面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市民拨打热线电话求助资源、询问政策、健康医护、心理援助、情绪安抚等多方面需求激增,民众承受的心理压力也在逐渐加大。为有效缓解民众心理压力,武汉市在全市部署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全面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有效帮助医生、患者、市民群众、重点人群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为促进社会稳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迅速启动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应对机制。

疫情初期,成立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工作方案》,组建心理救援专家组、心理救援医疗组、心理援助热线咨询组等专业小组;建立健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服务志愿组织合作机制,形成连续完整心理服务链条。举办针对下沉干部、街道(乡镇)/社区干部的心理危机干预和灾后心理重建专业技术培训20期,培训人数8000余人次;编发心理保健宣传折页50余万份;编印痊愈患者康复手册,心理服务资源、社工服务资源、精神卫生服务资源海报等向市民群众发放。

二是着手构建心理服务体系。

指定市精神卫生中心、市武东医院、市武昌医院为市级心理援助技术指导单位,成立市级心理专班,与国家心理专家组团队集中办公;区级成立以区疾控中心、区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为主的区级技术指导单位,设立心理援助服务专员;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置心理专干,负责辖区群众心理健康教育、重点人群筛查评估、一般心理支持。扎实推进“心理服务进社区”活动,按照划片包干原则,每名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负责1个街道,每周至少下沉1次,会同家庭医生团队、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项目主管、心理专干、社区工作者等对重点人群提供全覆盖、常态化心理健康状况监测与心理健康服务。

三是积极畅通心理疏导渠道。

运用电话热线、网络平台、媒体专栏等方式,为重点人群提供心理服务。疫情期间,专设抗疫心理援助平台接受访问127218人次;市卫生咨询热线12320、市心理医院“心语热线”、团市委12355热线电话、各区妇联15条心理咨询热线为市民提供24小时免费心理援助,累计接听咨询电话超19万余例。武汉广播电视台连续投放心理疏导相关宣传报道,每天有近50万人次收看,开展居家战“役”文化活动,全媒体超过1000万人点击收看。心理咨询类广播节目《馨歌的心语村》,播出近70期,节目时长超500小时。团市委推出56期公益心理直播,观看达1100多万人次。火车站、机场、地铁站滚动播放社会心理服务宣传公益广告累计近10万次。疫情发生以来,在接受心理援助和心理干预案例中,未发生人员自杀、情绪失控等个人极端事件。

四是全力聚焦重点人群心理疏导和干预。

持续追踪随访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病亡者家属、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健康评估,筛查出有心理疏导服务需求人群,全部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服务与干预。公安部门为民警开设网络视频心理讲座,组织心理咨询师累计为1000余名民警提供心理服务。教育部门开展心理健康公开课累计2481节,180万人参与,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2023年武汉市中考科目。团市委开展“暖心陪伴向阳而生”疫后心理帮扶计划和“暖心有爱”疫后青少年心理支持项目,累计服务青少年11万余人次;组织1494名青年志愿者,采取“多对一”方式,与全市1136名一线医务工作者子女结对,每日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帮助学习辅导和心理关怀。市委党校在党政干部、社区(村)干部培训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课程,目前已培训400人。

五是广泛寻求多部门、多渠道支援。

邀请全国知名心理专家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陆林院士和马弘教授来汉指导心理疏导工作。支持陆林院士设立“创伤后应激障碍诊疗中心”、“陆林院士疫后综合征工作室”;疫情期间,全国各地心理咨询师及志愿者通过网络、电话等途径全面支持武汉心理疏导工作;链接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腾讯公益基金会等资金支持,组建“社工+社区工作者+心理服务专业力量+志愿者”团队,累计开展50多个社区项目,为重点人群提供服务。


关于推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典型经验案例的通知

点击阅读18个全部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典型经验案例


共建共享,健康中国!
有资源(折页、海报、宣传栏、课件、视频、手册、各种健教相关资料)随手扔进去就好,我们会整理收录健康界社区资源库,部分优质的便于分享的,我们会整理后分享,供大家交流学习。
有高清视频发高清,有分图层未转曲设计版,发设计版,收件箱塞爆为止。
分享、投稿也可发邮箱:ogzyy@qq.com
健康界社区,健教人的社区
全国最大的健康教育资源资讯分享平台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