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创造学会秘书长倪锋教授在第一届“华德杯”全省少年儿童科技发明创造作品竞赛活动颁奖大会讲话全文刊发

回复 星标
更多
江西省创造学会秘书长倪锋教授在第一届“华德杯”全省少年儿童科技发明创造作品竞赛活动颁奖大会讲话全文刊发
.
.
.
.
.
.


同志们、同学们:

       在这金秋送爽、硕果飘香的收获季节里,我们在这里召开第一届“华德杯”全省少年儿童科技发明创造作品竞赛活动颁奖暨江西省中小学创新教育成果科技论坛交流大会。这次竞赛活动,共评选出科学幻想绘画一等奖作品10幅,二等奖作品48幅,三等奖作品61幅;学生发明类项目一等奖作品21项,二等奖作品39项,三等奖作品56项;学生创意类一等奖作品26件,二等奖作品69项,三等奖作品93项。根据评选委员会的评审意见,经研究决定,对赣州市南康区教育局李春蕾等8位同志授予“江西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对萍乡芦溪县上埠中学周元桃等15位教师授予“江西省优秀科技辅导员”荣誉称号。在这里,让我代表江西省创造学会对你们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也向辛勤培育学生的科技辅导员表示亲切的慰问。我认为本届参赛项目主要呈现了三个特点:

1.主题新颖

本届参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联系生活的实用性作品较多,有关注并提出城市公共交通相关解决方案的;如:大型地下停车场应用微信小程序管理系统,有关注和提出有关风能、太阳能综合利用解决方案的;有提出环境污染改善措施和治理,垃圾分类回收和利用的;还有针对近期公共安全等问题的。

2.参与程度高,

本届评选活动共收到来自全省11个设区市推荐的各类作品732件。参加大赛的学生中,最小的是小学二年级,说明我省儿童科技创新深入人心。群众基础好,热情高涨;

       3.水平更高,

应用的科技手段比较多,学生对技术掌握得较好,创新能力强,本届选手作品难度都有所提升,作品质量有所提高,想象力也比较丰富,体现人文关怀。比如“残疾人专用裤”、“拖地一体机”、“防油溅锅铲”、“新型火灾报警自动逃生窗”等众多发明都体现浓厚的人文关怀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有些作品是模仿性的,只是在别人的基础上有些许改进,特别有创意的原创性作品还是不够多。对于原创性作品不求高难度、贵重,特别是小学生这方面的原创性要多多鼓励。再有对新技术的了解还不够,建议孩子们要多接触多了解,互相间多交流。

60多年前,陶行知先生曾经呼吁教育的解放,他说:“创造的儿童教育,不是说教育可以创造儿童,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这种创造力的是环境。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所以,他提出要解放孩子的小手,解放孩子的大脑,解放孩子的时间与空间。

一、今天解放儿童创造力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迫切

为什么呢?我想有两个最基本的原因:

第一,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简单地说,就是要从过去的规模生产经济转型为知识经济,到今后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创新驱动实质上是创新人才驱动,

创造力是一个世界性话题,各个国家已经意识到,国家竞争力的本质是创造力的竞争,缺乏创造力的国家,只能花钱消费别人的创造,只能处于生产链的最低端,只能靠廉价劳动力、廉价产品和巨大环境成本和能源消耗去赢得竞争力。解放儿童创造力更加迫切,还因为当今的经济已经从过去的规模生产经济转型为智力资本,更直接地转化为市场价值的知识经济。就中国而言,过去30多年改革开放在经济、技术、文化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如何提高经济发展中创造力贡献的比重(比如科研成果、核心技术、文化产品、品牌、专利、知识产权在GDP中的份额)是中国后30年的巨大挑战。在当今世界,创造力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所在。一个国家是否有活力,是在上升,还是在衰退,创造力的勃兴或衰退是关键,无论是对中国历史的纵向考察,还是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横向比较,都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缺乏核心技术(如尖端发动机技术)和与之相关的研发能力,想象力,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从当年的“现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出现”这个“李约瑟问题”到近年流行的中国为什么鲜有科学大家出现的“钱学森之问”,都体现了某种对中国人缺乏创造力的焦虑和忧患。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越来越有赖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创新人才,用头脑创造财富,这是一个共识,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关系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

而创新人才的教育,仅靠知识教育是非常不够的。但我们把教育等同于知识,所以把教育局限在知识上。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高考也是考知识,知识似乎就成了教育的全部内容。爱因斯坦说“教育的价值不在于记住很多事实,而是训练大脑会思考”。而创造性的人才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读书读得好的学生。这就是第一个基本原因,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最近讨论很热的关于人工智能(AI)的发展。在今天这个快速而剧烈变动的时代里,都必须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最擅长的,最不会被机器人替代的能力?

有一报道,6月7号,人工智能机器人参加了高考数学考试,报道说有两台机器,数学满分是150分,它们的得分分别是134分和105分,而且分别只用了10分钟和22分钟。这只是开始,据说做人工智能的人的目标是到2020年机器能够参加全部的高考,现在只是从数学开始。

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快,很多原来人类做的工作机器人做效率更高,这种情况有很多人看成是一种威胁,因为人要失业了嘛。其实人工智能的出现是在帮助人类去发现和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不断探索那些只有人类才能做的事情。比如现在写稿机器人已经出现了,网络上很多时事新闻其实都是机器人写的。但是写稿机器人并不会代替记者这个职业,它只会淘汰掉那些只会写通稿的记者,而让真正优秀的记者得以专注于更深度的写作。

类似的,在线教育、智能学习这些新东西也不会代替教师,反而能把教师从平庸的、流程化的备课、讲课、批改作业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去陪伴学生,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让教师真正回归到学习的“协作者”、智慧的“助产士”这样的角色。”

这样一类比,道理就通了。小到一个机构,大到全体人类,在今天这个快速而剧烈变动的时代里,都必须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我最擅长的,最不会被替代的能力?

这种能力一定不是知识的记忆。一个人记忆再怎么好,就算是最强大脑,在机器智能AlphaGo面前也肯定输得一塌糊涂。在各种感知能力上,视觉、听觉、触觉…,人类也会被人工智能超过。在这个背景下,人类的与社交、情感、创造有关的能力就显得特别珍贵,这些能力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成就,这些能力是人类的独特优势,甚至因为这些能力的存在,人才之所以是人。

而死记硬背、大量做题正是我们目前培养的学生的通常做法。所以,一个很可能发生的情况就是,未来人工智能首先会替代那些在我们教育制度下培养学生的优势,即对已有知识的积累

习主席曾深刻指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全国兴起创新潮。“激发科技创新潜能,首先要瞄准如何解放人的创造力”。

所以以上这两点,一个是经济发展的阶段,一个是科技发展的势头,让我们认识到解放儿童创造力的迫切性。

、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生态

我也指导过学生参赛,从指导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到,要搬走学生创新的绊脚石,学校和教师应当做的,就是“耕耘培土”,把整体的育人环境调适到最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冒”出来的状态。什么才是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冒”出来的教育环境?这里举几个例子。

据报道,美国有近百所科技高中,其中位于纽约的三所科技高中一共出了14位诺贝尔奖得主。那学生在科技课上都干什么呢?举了一个案例:“老鼠夹”项目,即让学生将老鼠夹改造成汽车。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学到了数学、力学及材料学的知识与技能,这样就打通了很多课程的学习。在应试教育中,学生虽然学习了很多数理化知识,但最后大多还给老师了。

在美国的科技高中,每周三都不开设文化课,学生可以到顶尖大学的实验室跟着导师做实验。高中生在校最后一年会花大量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科学实验。

学生的动力仅仅来自于兴趣吗?这主要还在于教育体制。美国的大学招生时会看学生课外活动的经历。如果学生在顶尖大学老师的指导下做过实验并发表过论文,其被名牌大学录取的机会会大得多。

大家是否注意到了一个新的趋势,央视一套在黃金时段播放“加油向未来”科技教育节目,各地科技馆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利用科技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成为很多人的共识,过去大家都不理解科技教育,觉得她是边缘学科。科学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探究式的教育,科学教育不以分数为评价指标,大多不在教室里进行,以启蒙代替知识的灌输。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的思考,其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更长远。但科技教育老师也有一些无奈:“目前来讲,开展科学教育还是挺难的,这与教育大环境以及来自家长等社会各方面的因素有关,大家还是会跟着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走,而学生参加一个科技活动或做个小实验没法直接提高考试分数。”

但是我要告诉同志们,这种状况将要改变。“目前全国上下从幼升小到高考正在深入进行的一系列重大历史性教改,都是中央顶层设计的结果。”信息来源于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著名教育家顾明远透露的。顾明远明确指出,这次的新高考改革前后酝酿了整整4年时间,经过了10多轮讨论,之后又分别通过了国务院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最终经中央常委会议、政治局讨论,才最终确定了下来!(2017-08-16)中央高层拍板!从小学到高中即将面临8大变革!其中有,1,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不公平中国的“高考指挥棒”将完全指向全面素质教育,(学校从幼升小便要开始注重培养兴趣、特长,顾明远深刻指出,将来高考制度彻底改革了,应试教育的办学模式将来肯定是要被淘汰的。),2,中国教育体制“迫不及待”需要拔尖创新人才,(中国教育这40年来“复制”大量人才,欧美主要发达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层出不穷,从产出概率来讲远胜我们,应试教育是封闭的教育,封闭的教育难以造就开放的环境从而产生大量拔尖创新人才,中国教育的大变革可以说是迫不及待了,也时不我待!)人才发展研究者提供了培养孩子的以下建议:

让孩子体验更加多样化的生活

当孩子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或者天赋时,尽量提供机会培养和开发他们注重同时培养孩子的智力和情感

帮助孩子建立“成长型思维模式”:要及时表扬他们的努力,而不是能力

鼓励孩子敢于尝试并接受失败,学会从失败中学习

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聪明的孩子经常需要更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额外的支持或者按自己节奏学习的自由

测试孩子的能力:帮助发现潜在的问题,如阅读困难症、多动症或者社交和情绪问题

教育是一个过程,它的实质是一个人的生命成长过程。因此,教育强调成长、成人、成才。我们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营造激励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生态,弘扬创新文化,倡导追求真理、追逐梦想、团结协作的创新精神,形成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要宽容失败,改变过度急功近利的评价方式,为创新人才健康成长创造宽松的环境,厚植英才成长的土壤;要鼓励自由探索,充分激发创新活力,释放创新潜能。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探索更多更好的方法,营造更加良好的氛围,让每一个青少年英才拥有更加广阔的成长发展空间,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的创新人才队伍,为我国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

2017-08-23 10:36:28更新过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