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品牌年会召开 海尔获品牌建设贡献大奖

回复 星标
更多
第四届中国品牌年会召开 海尔获品牌建设贡献大奖
NO.1

11月28日,第四届中国品牌年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年会以“一带一路,品牌驱动新经济”为主题,深度聚焦与探讨自主品牌的发展话题,促进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在本届中国品牌年会年度“金博奖”盛典上,海尔集团被评为“2015中国品牌建设贡献大奖”,该奖项专门颁发给对中国品牌具有巨大贡献的大型集团,也是整个颁奖盛典中最具影响力的大奖。

据了解,本届中国品牌年会由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指导,由CCTV证券资讯频道、人民日报社《环球时报》、中国品牌传播联盟等联合主办。自2012年以来,中国品牌年会活动已成为见证“中国品牌中国梦想”的年度盛典。

作为全球白电第一品牌,海尔可谓是中国品牌创牌的先行者和探路者。在海尔看来,互联网品牌必须具备“三品”,即品质、品味和品格。品质是品牌的形,它既包括产品的质量,也包括保证产品质量背后的人;品位是品牌的神,它是品牌的定位和调性,海尔就一直坚持“海尔是海”,用大海一样的胸怀来塑造品牌;品格是品牌的魂,品格代表的是企业家精神和企业文化,它不断推动企业进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正是多年来不断坚守和创新品牌的“形、神、魂”,海尔才取得了一系列巨大的品牌成就。

除了品牌的“三品”以外,海尔认为要促使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还需要抓好品牌的时代性和国际性。品牌的时代性就是要创时代的品牌,紧跟时代潮流和用户需求创牌;品牌的国际性就是要走出国门,通过满足全球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创立国际性的自主名牌。

当前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上被消除,品牌必须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模式,转而与用户共创品牌。海尔让创牌过程不再封闭在企业内部,而是变成用户全流程参与的“人人创牌”众创模式。这种模式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全流程最佳体验。一方面,海尔搭建起开放的用户交互平台,通过与用户交互,实现对“用户痛点”的精准把握;另一方面,为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海尔借助互联工厂为用户提供无缝化、透明化、可视化的体验,用户可实时参与、监督产品制造的全流程环节,真正享受到全新的价值体验。

海尔很早就提出“国门之内无名牌”,在其他企业致力于“出口创汇”时,海尔则坚持“出国创牌”。海尔依托设计、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策略,充分满足全球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如海尔在美国针对空调噪音问题成功推出两款超静音空调,有效解决了产品噪音大的用户痛点,从而受到用户追捧。据全球著名市场调研机构欧睿国际(Euromonitor)数据显示,尽管中国制造的产量在全球占比高达40.5%,但中国品牌的海外占比却仅有2.9%,而这2.9%中却有86.5%是海尔。同时,中国外文局发布的《2014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显示,海尔是家电行业中最为国外民众熟悉的品牌。

品牌是企业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对品牌转型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有业内专家表示,海尔作为创牌的先行者和探路者,做出了中国企业新时代创牌的领先实践,这种实践未来必将有力助推中国企业的品牌梦和中国企业的强国梦。

据欧睿国际(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14年海尔品牌全球零售量份额为10.2%,连续六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BrandLab)发布的201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海尔集团的品牌价值达到1475.59亿元,连续十二年蝉联家电行业榜首。

此帖已被锁定,无法回复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