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讲文化原义,少讲技巧工艺,为传统剪纸的当代活化再次探路 |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举办第二次

回复 星标
更多

多讲文化原义,少讲技巧工艺,为传统剪纸的当代活化再次探路 |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举办第二次上手的民艺工作坊

325911

325911

《上手的民艺——剪纸的自然与人文》工作坊

2020年6月22日至2020年6月26日,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上手的民艺工作坊系列二·剪纸的自然与人文》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9号楼507举办。

工作坊目标上手民艺 · 活化传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上手的民艺”工作坊通过邀请传统民间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系统全面、以点带面地传授“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历程和技艺传承;进一步凝聚高校与社会的力量,积极促进学院艺术教学的新发展;充分发挥学院社会美育推广的新方向;探讨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新形式;拓宽社会美育传播的新渠道;探索社会美育实践的新内容;扩展社会美育创新的新视野;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全能型、应用型、智慧型的新人才。

课程宗旨剪纸的自然与人文

中华剪纸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剪纸教学的宗旨:

1.通过对民间剪纸文化精髓的认知和体验,培育和加强我们的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给他们的精神体肤注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增加他们的民族情感和人文认知。

3.提高修养,完善品性,净化心境。

本次课程分别通过总论、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吉祥符号、人物造型等五个部分典型中国民间剪纸代表性纹样的学习,从整体上对中国民间剪纸造型的规律、特点、表现形式,文化内涵有一个基础认识,对提高和丰富审美文化辨识发挥启示,彰显剪纸教学不可替代的独特重要性,同时重塑剪纸教学中所本应具有的中国民族特色教育的珍贵品质。

第一天▍《剪纸的灵魂》讲座

千百年来作为以中国劳动妇女为主体传承的中国民间剪纸,是历史最悠久,群众性最广泛,地域特征最鲜明,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文化形态之一, 但随着社会的急速转型,城市化,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昔日,我们曾经铺天盖地的剪纸民俗遗存,在我们的生活中快速消亡。当下,中国民间剪纸的传承和发展问题客观地成为众多有识之士所关注和忧虑的焦点,尤其是中国民间剪纸在2009年10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代表作名录以来,这种对剪纸传承和发展的急迫性和必要性则显得更为重要。

学习剪纸,首先是掌握剪纸的方法。拓样和冒剪都是学习剪纸的方法。拓样我们也叫剪熏样,它的表现特点是中规中矩,整齐细腻,追求的是一种凸显理性抒发的柔而静的装饰美,好多人都喜欢这种样式;冒剪,一种说法也叫剪“笨瓣子花儿”,它追求的是一种以高度理性认知为前提的高度感性发挥的超然之美,这种表现常常在剪的时候看上去及其随意,自由自在,因此被很多人看作是“不工”,所以被称为“笨”(笨瓣子花),但它又能够发挥出最大艺术天然和能动性。其实“笨”者并不笨,它恰恰是体现真正的一种拙美和大象之形,因看上去没有设计好的剪纸工整、华丽和“复杂”而长期被人们误解和低估。这是对冒剪在认知上的偏离,会造成我们当下剪纸界对剪纸本体语言的误读。

在生活中,很多人其实从来没有真正去思考过剪纸的本原是什么,更加不清楚剪纸的本原文化意义在哪里,只是根据视觉的粗浅印象来判断所谓优劣,再由于长期与民间脱离,对民间剪纸的认知只是一知半解就感觉什么都懂,认为剪纸门槛低,好掌握云云,所以才造成剪纸评价认知秩序紊乱的结果,并使这种絮乱渐成常态自然化,却又不能自拔和觉悟。因此,冒剪所追求的超然之气和大象之形是其它剪纸方法不可替代,而且难以比拟的,因为它代表的是中国剪纸的审美风范和美学品质的最高境界,是中国剪纸作为世界级非遗文化的代表性表现认知观和方法论。

当然, 要想掌握冒剪这种剪纸表现力,并且要达到一定水平,这对传承人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和挑战,剪好它需要传承人更高的要求和更加全面深厚的修养和涵蕴,没有足够的胆气、才气和灵气,没有高超的对剪纸意形空间的透彻理解和驾驭能力,是很难剪好的。这与这种剪纸方式之优劣没有任何关系,这就像开着同样的车走着同样的路而达到目的地早晚不一样的原因是一样的,驾驶水平高低之别也。

所以,冒剪也好,拓样剪也好,本来都是一种剪纸手段和方法,本身没有高低之别,有的只是传承人在表现过程中对它的认知能力和驾驭能力的高低之分,如果想要掌握一种技法到极致,这更加不是随随便便能够做到的。

在各地剪纸教学深入开展的同时,也暴露了很多误区:

1.在剪纸教学中一味地为了手工而手工,过度强调手工性,弱化文化内蕴体验,把对剪纸的手工的学习当成惟一目标的误区;

2.还有的对民间剪纸做为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髓随意篡改和误读,有的还把不是剪纸的“剪纸”搬上了课堂,误导学生;

凡此种种,所有这些,都从根本上背离了剪纸的精神,背离了我们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宗旨和目的。

所以,工作坊有必要在合适的时候,开展这些专题教学探索,提高人们对于剪纸的认知,从而带动剪纸传承和创新发展,这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325911

课程主持王来阳老师向同学们阐释本次工作坊课程宗旨、目标和内容

325911

课程导师段建珺老师进行《剪纸的灵魂》现场讲座

325911

课程导师段建珺老师与同学们现场交流与讨论

课程导师段建珺老师现场示范

325911

课程导师段建珺老师现场示范

第二天▍自然纹样与植物图形的寓意

325911

课程导师段建珺老师向同学们讲解剪纸中的植物图形与寓意

325911

课程导师段建珺老师向同学们讲解传统剪纸作品

325911

课程导师段建珺老师为同学们示范植物纹样的剪法

325911

同学们正在剪制植物纹样

325911

课程导师段建珺老师指导同学剪制植物纹样

325911

同学们剪制的剪纸作品《生命树》

第三天▍动物纹样与动物图形的寓意

325911

课程导师段建珺老师向同学们讲解叠纸

325911

课程导师段建珺老师为同学们示范剪动物纹样

325911

同学们正在剪制动物纹

325911

同学们剪制完成的动物纹样剪纸作品

325911

同学们剪制完成的动物纹样剪纸作品

325911

同学们剪制完成的植物纹样剪纸作品

第四天吉祥纹样与吉祥图形的寓意

325911

课程导师段建珺老师为同学们示范剪吉祥纹样

325911

课程导师段建珺老师为同学们示范剪吉祥纹样

325911

课程导师段建珺老师指导同学剪制吉祥纹样

325911

同学们剪制完成的吉祥纹样剪纸作品

第五天人物造型与人物图形的寓意

325911

课程导师段建珺老师为同学们示范剪制人物造型

325911

同学们正在剪制人物造型

325911

同学们正在剪制人物造型

325911

课程导师段建珺老师点评近期同学们的剪纸作品

325911

课程导师段建珺老师点评近期同学们的剪纸作品

课程结业与课程感想选登

325911

王征同学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

王征:通过本次剪纸课学习让我充分体会到了⺠间艺术的魅⼒,让我明⽩剪纸也是考验⼀个⼈的细⼼和耐⼼的艺术。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下剪纸艺术可以继续保持它的活⼒发扬光⼤⾛向世界。

325911

刘慧琳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

刘慧琳:剪纸是简单的也是复杂的,简单到可以让小朋友们在纸上随意裁剪都可以剪出一个漂亮好看的花纹,随时随地不费力的剪纸,使其可以融入融合年龄与场景的艺术;剪纸也是复杂的,每一个概括精炼的图样都经历了数百年的锤练,包含着深厚的意义、美感、以及社会意义,这些都使其在如今的艺术森林之中独放异彩。

325911

姜逸飞同学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

姜逸飞剪纸给我的感觉,就像一颗纸包糖,包含着过去的回忆和浓浓的情感可以让人慢慢品味回味无穷。

325911

王世纪同学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

王世纪:我们学习了传统剪纸,我们就有传承它的义务。虽然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但是这些传统的东西是不能被遗忘的。

325911

王莹莹同学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

王莹莹:这次课程带给我新的体验,剪纸流传至今,代代相传的不止是技艺,还有那份祝福,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敬意和赞扬。

325911

肖志斌同学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

肖志斌:这次工作坊的学习我亲密接触了中国传统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学习之后,剪纸不再是我刻板印象里那么简单化,民俗化的形象,相反地,剪纸的艺术高度、人文价值令我倾佩。

325911

宋晨旭同学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

宋晨旭:剪纸课上老师告诉我们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无论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而不是根据客观的自然形态来造型。作为艺术学子在接触了这种古朴的民间艺术后非常希望它能够得到优良的传承与发扬,让中国的传统艺术能够潜移默化的融入每个人的生活当中。

325911

秦嘉莹同学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

秦嘉莹:民间剪纸以各种形式表达出对生命的渴望,袒护生命,颂扬生命。对生命的崇拜成为人们虔诚的信仰。

325911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