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册子 | 新剪纸

回复 星标
更多

小册子 | 新剪纸

点击上方“乔晓光工作室”了解

最新艺术与非遗工作

326476

编辑大意:

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自己创作而为自己欣赏的作品。虽然内容上有不少封建的落后的思想,但有很多是反映了他们自己的生活;又是他们最习惯爱好的形式。虽然多数是小型的作品,但它到处都有,同时内容和形式既多样而又丰富。亟须美术工作者研究、学习和改造它。

我们准备搜集各地、各种、各样的民间美术材料,不论剪纸、年画、染织、雕塑以及各种工艺上用的均可,把它选印出来,供美术工作上研究之参考。同时希望各地美术工作者帮助我们搜集这方面的材料,不拘多少,并把各种制作方法、用处与人民爱好的情形介绍给我们。

326476

保卫和平 保卫祖国

326476

播种

326476

簸米

326476

不许有一人饿到

前言:

“剪纸”也叫“窗花”是一种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自己反映自己生活的艺术。它流行在全国各地,北方尤其普遍。

“剪纸”一般用在新糊的纸窗上、门楣和顶棚上。形式是多样的,都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淳厚朴实的气质,但内容有不少事封建的,迷信的。

全国解放了,人民开始了新的生活,“剪纸”也应该表现新的内容,反映人民新的生活面貌,歌颂和描绘我们的新社会和新思想。

“剪纸”的剪法首先是起稿子。稿子的来源,不外二种:一种是自己创作的;一种是临摹的。自己创作稿子,先用铅笔或毛笔把要剪的内容画在白纸上,并注意画稿的每部分都连接着,否则剪了会凌乱、散失。然后用彩色纸垫在白纸下,用剪或小刀依着白纸上画着的轮廓剪刻。假如一张稿子需要剪很多张,那么就得把很多的彩色纸叠起来,四面用线缝好,再用各种大小不同的小刀去剪刻。先刻里面,再剪外围,假使碰到对称的花样,可以把彩纸对折起来剪,这样既省力又均匀。

临摹的稿子,先用透明纸把花纹印下来,然后再用刀子刻或剪。

贴的时候,先把剪纸反铺在废纸(旧报纸等)上,再用薄浆糊轻轻地涂上一层,注意涂得均匀,不必太多。然后贴到窗户或顶棚上扫平,把废纸轻轻地揭下。

这里介绍了几幅新的“剪纸”,可以参照这种式样去创作,或者把它摹刻下来,贴到你们的纸窗或顶棚上去,一定很好看。

326476

春耕

326476

打铁

326476

打野猪

326476

伐木材

326476

放鹭鸶

326476

副业生产

326476

和平窗花

326476

和平窗花

326476

浇肥

开农会

326476

砍山柴

326476

砍竹枝

326476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326476

劳军去

326476

识字

收获

326476

退租说理

326476

新发土地证

326476

兄妹开荒

326476

修堤

326476

学射击

326476

学文化

326476

学习纺织

326476

养鸡

326476

腰鼓舞

326476

拥军

326476

有了黑板报,谣言进不来

326476

运木筏

326476

种牛痘防天花

本文选自

《新剪纸》

冯稼 作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51年出版

326476

民间美术小册子,是以往来自基层文化工作者编辑出版的工作成果。今天再重读这些小册子,更像重温曾经的生活,聆听那过往的故事。一代代人口传身授的文化谱系,滋养了乡村民众的生存心理,融入了不同地域人性生活的体温,充满了创造活力的民间纹样谱系也是我们艺术的灵感之源。这些小册子像从泥土中发掘出的矿石,随着时间的冲刷,越发显示出金子的光亮。

小册子,大时代。这或许是古老农耕文化最后的记录,是时间长河中渐行渐远的灯……

——乔晓光

326476

乔晓光

艺术与非遗工作发布平台

Qiao Xiaoguang Studio: Artwork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motion

长按二维码关注

“乔晓光工作室”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