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了“大师”生存土壤

回复 星标
更多
谁给了“大师”生存土壤»

张悟本倒台的烟尘尚未散尽,近日“气功大师”王林、“治癌神医”王学贵、“奇经疗法创始人”张必清等“大师”又粉墨登场。“大师”们是在怎样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又是如何发展壮大的?

总有人相信“奇迹”

“我最大的感觉是他非常懂我。”林阿姨这样回忆在过去半年里给他“发功治疗”的某大师。

2012年年底,家住南方某县城的林阿姨被查出患有胆结石。被“住院需排队、手术有风险、费用昂贵、治疗后将失去胆囊”等吓倒的她,决定选择其他办法。经好友介绍,她在一个“气功大师”处开始了每疗程10天、一共7个疗程的治疗。

“之后连续半年,治疗10天休息两周。每次治疗的时候都能感到身上热热的,加上‘大师’治疗之后还特意嘱咐平时饮食休息需要注意什么。因此,整个治疗过程感觉非常好。”可惜半年后,林阿姨上医院复查,石头不但没有消失,还大了几毫米,之后再去找“大师”,他已不见踪影。

回想整个过程,林阿姨说,与同在“大师”处治疗的许多病友聊天才知道,小到感冒,大到癌症,都是“大师”的擅长范围。“现在想来,‘大师’的嘴比他的气功更厉害,总能把大家说得舒舒服服。”据记者多方了解,在林阿姨的家乡,这样的“大师”还有不少。

打着气功等名义招摇撞骗的“大师”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兴盛一时,随着有关部门的打击一度销声匿迹。但是,近年来,这样的“大师”又开始走红。或是打着祖传中医口号,或是以天赋异禀,会气功治病为名,骗取人们的信任和钱财。“不得不承认,他们都是‘心理学专家’,将治疗过程包装成一帖完美的安慰剂,让病人有非常好的治疗体验,因此虽然基本没有治疗效果,但他们在老百姓中仍大有市场。”有专家感叹。

从事卫生监督工作多年的无锡市卫生监督所所长周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大师”层出不穷的背后有看病难和看病贵的因素。挂号难、排大队、昂贵检查等问题使一部分病人在医院门口望而却步,转而寻求其他的治疗办法。加上“祖传秘方”、“宫廷秘法”、“包治百病”等虚假广告在媒体上铺天盖地,让病人觉得“奇迹”般的治疗方法总是存在的。于是,在病急乱投医、死马当活马医等心理作用下,“大师”们有了生存土壤。

败下阵来的健康教育

老百姓之所以信奉气功、祖传秘方等,与科学素养不高有关。有人得出结论:与“大师”的较量中,正统的健康教育败下阵来。

“大师”们在教育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妙招”堪称经典。张悟本,“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语言精辟易懂;王林,上课前先变两条蛇,来一段魔术,调节一下紧张气氛。“大师”们或多或少都有几手绝活。有的语言功夫了得,在歪理中也加进一些正确的道理,让人真假难辨,同时将各种歪理邪说变成段子,朗朗上口,老百姓喜闻乐见。有的则会一两手戏法,既使教育过程生动活泼,又为其行医过程增添了神秘色彩。

“反观正统的健康教育,印几本小册子、宣传单,逢个‘什么日’在大广场上大喇叭一喊。这样简单‘粗暴’的健康教育方式怎么能不输?”一位从事健康教育工作多年的疾控工作者向记者反问道。

“为什么群众会轻信每天一碗绿豆汤,能治近视、糖尿病、高血压,甚至肿瘤?为什么张悟本们能够大行其道?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医学科普宣传过于严肃、刻板,用百姓听不懂的学术语言,板起面孔来讲,满口都是细胞、分子,缺乏通俗性、实用性、趣味性,专家辛辛苦苦准备了很多数据、图表,而老百姓却不买账。反观那些‘大师’,他们很能抓眼球、抓心理,甚至有媒体人帮助策划、包装,语言生动有趣,尽管他们的观点十分荒谬,但沟通技巧却被他们运用得炉火纯青。”河北省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震宇说。

监管的“非故意纵容”

仔细研究王林、张必清、王学贵这几名“大师”近期被“起底”的历程会发现,他们东窗事发都不起于非法行医,而缘于或是和明星拍了张合影,或是在楼顶违建了一栋别墅,而王学贵则是因为被王林点了名。所有事关非法行医的调查都是在媒体与公众大量关注之后。

对此,周健认为,因后知后觉受到质疑的监管部门也有自己的苦衷,其中“大师”行医行为的认定是当前监管的瓶颈。

1999年颁布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与黑诊所和黑门诊不同,对这些‘大师’的监督执法更难,难就难在行医行为的认定和取证上。在日常监督中,执法人员只要发现有签名的医疗文书即可判定为医师执业行为,这些文书可包括诊断书、药方等。但是‘大师’的‘行医’往往不会出具任何文书,因此在执法中对他们的行为是否属于行医很难界定。”周健解释说。

上海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李力达则认为,这些“大师”往往场所隐蔽,行踪诡秘,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要找到他们并且获得充分的证据很不容易。执法人员还要区分对待非法行医和非法医疗宣传。例如,有的按摩推拿场所,本来取得的是保健按摩资质,但是打着气功的名义,声称可以治疗疾病,这样的行为就应定性为非法的医疗宣传。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基层卫生监督员表示,相对于用非法行医进行监管和处罚,对“大师”应该适用于处罚更重的刑事罪名,如诈骗罪等。一方面,公安部门调查中可限制其人身自由,对此类行为更具威慑力;另一方面,触犯多项法律时应该使用其中最重的处罚方式。


来源:健康报

2015-03-10 19:25:32更新过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