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儿童日:让孩子远离意外伤害

回复 已回复1 星标
更多
世界儿童日:让孩子远离意外伤害»

1561908

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捧在手心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尽管如此,中国每年却有5万名儿童因为各种意外伤害而失去生命。每年4月的第四个星期日为世界儿童日。在这一天,希望大家能够对儿童意外伤害引起足够的重视。作为家长,除学习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外,还应从小向孩子灌输安全意识,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意外悲剧的发生。

1561908

儿童是易于发生意外伤害的人群»

儿童易于发生意外伤害,并且发生意外伤害的程度常常比成年人严重,这是由于:

1、儿童的危险意识差。儿童由于年龄小,未经受意外伤害的经历和痛苦,不了解意外伤害的危险性和严重性,因此,什么都想试试,什么都想尝尝。

2、儿童运动能力不完善,动作不协调,平衡功能较差,发生意外事故时的逃避能力差,也是儿童易于发生伤害的原因之一。

3、儿童生性活泼好动,喜欢攀高、爬树、滑楼梯扶手、翻围墙、爬窗台、从高处向下跳等等,这些都易于发生摔伤或坠落伤。男孩好打闹、掷石块、舞棍棒,模仿电视中的武打动作,以显示自己的“英雄本色”,不小心也易于发生意外伤害。

4、孩子的皮肤嫩,皮层薄,体表面积小,同样一杯开水引起的烫伤,在成人受伤程度轻,受伤所占的比例小,而孩子则受伤程度重,面积大,比成人严重。孩子的颅骨骨质比成人薄,成人从床上摔下去一般都问题不大,但孩子尤其婴儿从床上摔下来就可能引起颅骨骨折、颅脑损伤。

溺水成少儿意外伤亡头号杀手»

据了解,近年来,溺水已成为少年儿童意外伤亡的“头号杀手”,每年6、7、8月是溺水事故高发期。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372,000人死于溺水,逾90%个案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超过一半的死者年龄在25岁以下。中国10岁以下儿童的非正常死亡原因,将近80%是溺水。在所有儿童中,95%在非娱乐性活动中溺水,只有不到2%是在预先计划的游泳活动中溺水。儿童的好奇心和缺乏水上自救能力是造成儿童容易溺水的重要原因。

1561908

深圳市红十字水上安全救生志愿者服务队教你几招对付溺水

1、游泳时呛到水应该吞下去。

2、在水里发生抽筋应立即呼叫、举手求救;抓住泳道线,抱住救生浮标;反向拉伸抽筋部位。

3、如果感觉体力不支,等待救援又没有浮具时,可以采用水母漂、仰漂,尽量不动漂在水面,等待救援。可利用的一切可漂浮的物品,包括衣物。

4、如果发现有人溺水,立刻向救生人员发出“有人溺水”呼救,或拨打110请求支持;如果你身边有能够漂浮的物品可抛掷给溺水者。

5、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如无呼吸无心跳,需在尽量短的时间按压腹部进行控水,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儿童的意外伤害完全可以预防»

儿童的意外伤害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首先家长们应该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并加强对儿童的看护,同时重视居家安全,教育宝宝远离意外伤害。

1、必须让宝宝知道的事项。应让宝宝牢记父母的姓名、家庭和幼儿园的地址及家里和爸爸妈妈的电话;懂得匪警、火警、交通事故急救等重要电话的打法;让宝宝知道附近的派出所(报警点)的具体位置等,以备宝宝发生紧急情况时使用。

2、让宝宝学会面对陌生人。让宝宝学会自我救助的方法,是宝宝获得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家长可以故事、游戏等形式,教导宝宝学会应对陌生人。在不得不让宝宝独处家中时,家长应仔细叮嘱宝宝不给陌生人开门,同时告诫宝宝不要随便出门,以免走失。如果走失,心里一定要沉着不慌张,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应就近找警察叔叔寻求帮助。教宝宝遇到紧急情况时,学会大声呼救。

3、让宝宝懂得简单的减轻伤害的方法。有的家长认为宝宝小,不需要过早地对宝宝进行安全教育,平时对宝宝采取过度保护的态度,容易造成宝宝一遇到事情就找爸爸妈妈,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教给宝宝简单的应对意外伤害的方法,如手指被割伤、流鼻血、被开水烫了时,应怎样减轻伤害等等。

1561908

小编提醒

儿童天性贪玩,对面临的危险认识不足,而意外事件的发生,往往与家长的疏忽有很大关系,这就需要看护的家长提高警惕。同时,需要经常给孩子灌输安全意识,尽量避免孩子遭到各种意外伤害。

来源:KK网,点击阅读原文

正序阅读 1# 2015-04-26 22:56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