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MERS偷袭到我们身边......

回复 星标
更多
当MERS偷袭到我们身边......»

作者:曾宁,来源:阿波罗的个人空间

5月27日晚上10点,惠州市疾控中心一个紧急电话打到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有一名来自韩国的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感染者进入惠州,请医院做好收治准备。

疫情,就是命令!医院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一场与MERS的较量就此展开。

5月28日凌晨2点,我国首例韩国MERS患者被收进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ICU病房。而此刻,离预案启动仅仅才过了4个小时。

从这一刻起,ICU这个有着“广东省青年文明号”称号的光荣集体,这支经受过抗击沙士、禽流感考验的英勇善战的队伍,再次被推上了抗击MERS的最前线。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在这个充满危险和恐惧的封闭空间,勇敢的白衣天使用他们的无私无畏履行着使命,又一次演绎出一段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大战面前,党团员冲锋在前!»

面对MERS的挑战,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勇敢地冲在了前头。

黄淑萍,中共党员,ICU护士长。当晚11点多,她一接到电话便马上赶往医院,按照应急预案紧张地检查准备防护物品,调配人员安排,对护士进行战前防护培训,并调出负压病房,进行全面消毒,以最快的速度将所有工作准备就绪。这一夜,她一宿未合眼,一直等病人住进后,处理完所有事务,她才感觉到累。此后,她几乎每天都要穿上防护服,进到病房里,检查防护措施,整理病房物品,清理病房垃圾,用消毒液拖地,到病床边看望病人,与病人沟通,指导床边护士做好病人的常规护理及病情观察。有时还自己掏钱给病人买去生活用品和水果,知道病人不习惯中餐,便与食堂联系为他安排韩餐,用温情去安抚病人的情绪,使病人能够主动地配合治疗。从病人住进后,她几乎每天都要8、9点钟才能回家。

在大战面前,ICU党支部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病人收进后的当天上午,科室进行了简短动员,党团员们带头表示决心,一份掷地有声的承诺得到全科医务人员的响应:“危难当头,坚决冲锋在前,敢于担当党、团和人民交予的重任,以患者为中心,精心医治、呵护患者;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护患者隐私;严格执行传染病防范措施标准,做好个人防护,保证自身安全。我们有决心、有信心用最佳的身心状态全力以赴、众志成城,打赢硬仗!”

党、团员的模范作用感染了全科医护人员,科室40名护士纷纷请缨成为第一批护理梯队成员,许多人还主动取消休息,要求继续参与护理工作。

“亲爱的家人,你们一定要好好的,让我没有后顾之忧”。一条条简短的信息,成了他们走向战场前对家人的道别。

ICU里面众志成城,ICU外面也全力以赴。当得知ICU护士排班人手不足时,全院护士都踊跃报名,申请参战:“主任,如有需要,可以调我去ICU上班”,“主任,需要我可随叫随到。”请战信息一时让护理部主任的手机几乎爆机。有些科室还出现集体请愿,要求前往ICU第一线增援。这种争先恐后的场面,让护理部难以抉择派谁去,谁先去。于是,只好以抽签形式,组建起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为这场战役储备了足够的后备队伍。

“孩子,妈妈对不起你”»

护士李春梅,一位83年出生的年轻妈妈。表面看上去文弱的她,却已有5年的传染科护理工作的经验和2年多的ICU护理工作经验。当得知自己被选为第一班护理韩国MERS患者的护士时,她二话没说,一如平时护理其他病人一样,轻松熟练地准备好治疗单和护理物品,穿好防护服,走进了望而生畏的MERS病房。

李春梅坦言,在刚走进缓冲间那道隔离门的一刹那,她心里也曾有过害怕,头皮曾一阵发麻。毕竟是全国首例MERS患者,而她又是第一个零距离与患者在封闭的空间密切接触的人。但踏进这道门,就如她当初选择了护士这个职业,只有勇敢的去面对。“我当时就想,医院安排我打头阵,是对我的信任和考验,我曾护理过H7N9病人和H1N1病人,让我首当其冲,理所当然。”

由于语言不通,李春梅不懂韩语,病人不懂中文,第一次接触她只能靠手势与病人交流。可有时手势也难以表达明白,李春梅便将交流中常用的词语写下来,找人标注好韩文,和病人互相指着纸上的词语进行交流,沟通开始顺畅了。

李春梅说,在MERS病房,护士要零距离接触患者,每时每刻都会接触到病人的体液、分泌物。这对护士的防护要求极高。她每次进入病房都必须花十几分钟里面穿隔离衣,外面套防护服,再戴上专用的N95口罩,套上防护面罩,才能进去。穿上这套防护服,不仅身体变得笨拙,进行操作时非常吃力,而且透气性差,时间一长会使人有闷热感,感觉呼吸不畅,往往半个小时下来,就会汗流浃背,全身湿透,有时还会出现虚脱感。尤其是穿上防护服后,既无法上厕所,也不能喝水,一憋就是4个小时,因此在接班前的两三个小时内,她们都必须禁水、禁食。那种忍受饥渴,承受压力的滋味是别人无法感受的。

李春梅的女儿今年5岁半,平时都是她哄着入睡。从开始护理韩国MERS患者后,她就住在医院安排的住房里,没有回家。她说,她很想女儿,女儿也很想她,每天她都要通过电话、短信与女儿和家人聊上几句。六一前夕,她刚下班走出病房,就接到女儿打来的电话,她听见女儿在电话里哭求的声音:“妈妈,你快点回家吧,我想你明天陪我一起过儿童节。”李春梅心里好一阵酸楚,眼泪禁不住地流了出来,只一句“孩子,妈妈对不起你”,就再也说不出话了。这一夜,她好想回去看看女儿,亲亲女儿,把她早已准备好的节日礼物送给女儿。可是,她不能回去,再过几个小时她又要走进那间封闭的病房,她必须养好精神与MERS战斗。

那一刻,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恐惧»

90后的卓斯,去年7月份刚刚毕业。由于业务能力强,很快便从同一批护士中脱颖而出,被分派到ICU重症病房当护士。机灵的小姑娘虽然年轻,“鬼主意”却不少,一肚子的调皮活,常常让人刮目相看。

那天她刚上班,就听说科室收治了一位韩国MERS病人。好奇心驱使她主动请缨要去护理这位病人。考虑到她年轻,经验不足,科室没有马上安排她上去。直到5月30日,她终于等到了进MERS病房的机会。

走进病房的那一刻,她一眼就看到了一个双目无神、表情有点抑郁又有点愤怒的病人躺卧在病床上,两眼直直地盯着自己。她说她不知道病人为什么愤怒和忧郁,她只想要怎样才能让患者接受自己,配合治疗。她开始用她熟悉的英语与病人对话,却发现病人根本不会说英文。于是她眼珠一转,想起平时看韩剧时学会的一些简单韩语,便试着用韩语叫了一声“朋友”,然后走上前去,对病人说:“我们做朋友吧,我叫卓斯”。这时,她发现病人的表情有了微妙的变化,几秒钟后,她听见病人说:“我叫金鹏锅”。病人终于开口了,那一刻,卓斯说,她为自己的“奸计”得逞高兴极了。于是,她又分别在自己和病人的手机上下载了一个实时翻译软件,通过软件的帮助,使她能和病人有更多的交流。慢慢地病人很愿意跟她说话、聊天,每次接班,卓斯都会向他问好,交班了,也会跟他打招呼。虽然她的韩语很蹩脚,但病人和她都很开心。

面对致死率高达40%的MERS,卓斯说一点不害怕那是假的。她回忆,在第一次给韩国MERS病人抽血的时候,她戴了四层手套,厚厚的头罩下,只留下一块透明防护眼镜可以看见患者,呼吸之间,防护眼镜模糊了,她只能硬着头皮靠着仅有的模糊视线,用手指凭经验触摸到动脉血管,进针,她看到了和试管不同颜色的东西流了出来,她知道抽血成功了。整个过程她的心一直吊在嗓子眼,生怕出现一点差错,出现感染。当她抽完血,抬起头一看四周,却是一片模糊,什么也看不清了。她辨不清门在哪里,她说,那一刻她很怕很怕,有一种深深的恐惧爬上心头。“我都快哭了。”

卓斯的家在博罗,离惠州不远。刚开始护理病人的时候,她不敢让家人知道。其实家人早已知道病人就收治在她所在的科。由于几天联系不上卓斯,她的弟弟便专程从博罗赶到医院来找她,告诉她家人很担心她。这时她才意识到,与其瞒着家人,不如让家人清楚自己的工作状态,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她告诉弟弟,医院有一整套完善严格的防护措施,叫家人不必担心,现在她每天都会和家人通电话报平安。

有家人支持,我累的舒坦»

庄穗香,感染科副主任护师。28号晚上,她正好和全家人在外面吃饭,突然接到电话,要她赶回医院接受任务。她第一感觉就知道有“大事”了,接完电话,她看看丈夫和孩子,短暂的眼神沟通后,起身就走了。她的丈夫曾经陪她一起度过了抗击非典的日子,她孩子在读医学院,也正在惠州市中心医院见习。他们知道这个电话的分量,因而非常理解庄穗香此刻匆匆离去。

一到医院,果然如她所料,医院安排她进驻ICU负责防护培训和院感工作。

她知道她肩上的担子的重量,她的工作稍有差错,便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她来不及回家和家人招呼一声,一个电话打回去,要家人给她送来换洗衣服和生活用品,她要住下来,与其他人一道,坚守在抗击MERS的第一线。

第二天,她老公来了,送来了衣服和日用品,带来了她最爱吃的食品,煲好了她中意喝的靓汤。最让人感动的是,等她吃完饭后,她老公还亲自为她把头发剪短,说这样干净利索,便于工作,有利清洗。她说,非典时期,也是她老公帮她剪的头发。

有了家人的支持,庄穗香很快进入了角色。她每天都呆在病房,不停地开会、培训、指导,制定流程、监督执行,接受各级专家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纠正。从接受任务后,就没有好好地休息过,天天吃超时餐,中午没法休息,晚上也很晚下班,她要分别对参与救治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各种防护及护理病人工作的强化培训,难度很大,虽然很累,但是她觉得心不累,因为有一班可爱的同事同心同德,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她累的舒坦。

1624564

护士长黄淑萍、护士卓思向翻译学习韩语

1624564

护士李春梅帮助其他护士穿戴防护装

1624564

护士李春梅进入MERS病房前严格穿着防护服

1624564

庄穗香准备进入病房检查防护工作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