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的骄傲-孙嘉怿

回复 星标
更多
中国医生的骄傲-孙嘉怿
»

1637928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孙嘉怿,是广州市天河区电视中心的记者。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是一家民营专科医院。作为辖区记者,对徐克成院长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廉洁诚信的作风已经很熟悉了。通过多次的采访,我获得的不仅仅是疑惑的解答,更多的是思想的启迪和心灵的震撼!

思考一:民营医院大都把赢利放在首位,广州复大肿瘤医院为什么免费救助那么多贫困病人呢?

记得在“广东好人”座谈会上,徐院长说过:我在花甲之年创业,主要是想尽我晚年的绵薄之力,为老百姓做点事。这些年,我帮助贫困患者、开展公益活动,完全是我的真心和自愿。

我相信世界上有成就的人,其心态总是积极的。徐院长就是这样一个把一次次付出当作精神洗礼的人。

2001年11月22日,羊城晚报一篇题为“谁愿为铭仔切除巨瘤”的文章正好被徐院长看到。他当即派出救护车,连夜驱车200多公里的山路到怀集接来小铭仔。铭仔的肿瘤很大,他抬不起头、张不开嘴,被折磨的骨瘦如柴。由于肿瘤位置特殊,无法手术,徐院长夜不能寐,反复思考,专家组反复论证,终于确定了一套治疗方案。一次次介入、一次次放射、一次次冷冻,整整6个月后,铭仔的肿块消失,他得救了。为了让铭仔健康地生活和学习,徐院长专门颁发了“资助证书”,他语重心长的说:“我年纪大了,迟早要离开这个世界,凭此证书,铭仔可以一直从医院领取资助,直到大学毕业。”14年了,每年5000元,从未间断。前年,铭仔考上了新华中医专科学校,要继承徐爷爷的事业。

我们常说,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但徐院长所做的,不仅仅是“救死扶伤”,他把病人治愈之后,还为病人的未来着想,为病人的家庭幸福着想,他把救死扶伤的职责和使命向着更广更远的方向延伸!

思考二: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患者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靠什么赢得外国患者的信任呢?

评价一位医生的好坏,病人最有发言权。去年5月郭琳从丹麦来到中国,我采访了她。当她知道了我的来意,迫不及待地向我讲述了她起死回生的经历。

郭琳是一名教师,2007年底在丹麦被发现得了胰腺癌伴随肝转移。丹麦医生婉转地对她说:三个月内去做你想做的事吧!她不甘心,又去美国求医,美国医生也持相同意见。2008年2月,郭琳不顾所有人的反对,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了中国,来到复大。她不知道尾随她来的还有几位丹麦记者,想隐蔽拍摄记录郭女士在中国的治疗过程。

在国外医生宣布死期的最后一个月,郭女士到复大接受了以冷冻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半年后,当她再次回到复大医院,为徐院长带来了三件礼物:第一件,丹麦医院的CT报告,报告显示,肝内转移消失,胰腺病灶缩小了三分之二;第二件,一张报道她在复大治疗的丹麦报纸;第三件,一张记录治疗过程的光盘。正是这个在郭女士不知情、复大医院更不明状况下拍摄的专题,成了向丹麦和美国医疗界证明中国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绝佳广告。郭琳女士治疗的成功,震动了整个丹麦乃至欧洲,仅2008年丹麦就有113名患者来到复大治疗。有个国家的卫生部长得了晚期肺癌,首选也是到复大治疗,在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上她激动地向我国卫生部领导表示感谢。卫生部原部长感慨的说:“复大创造了特色,打造了国际品牌,为国争了光,是国家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我还了解到,为了不让国外患者“入乡随俗”,而让服务“随俗他乡”,复大用外国人的思维服务外国人,聘请外国人服务外国人,让所有国外病人都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正是这种“特色”,复大赢得了国内外病人的信任,赢得了世界的尊敬!

思考三:徐院长年逾古稀,又是癌症患者,为什么能始终保持一股激情、一种干劲?

时下有句最流行的话,时间都去哪了?大家知道吗,徐院长的时间去哪了呢?他告诉我,除了正常上班,更多的时间是在写东西。徐院长有三部电脑,对他来说就是三个宝贝。一部是台式电脑,专门处理医院事务;一部是手提,存放图片、音视频和他亲自制作的PPT,给病人做演示;一部是掌上电脑,随身携带,走到哪就写到哪。目前三部电脑里储存了近千万字的资料,记录了数百个病人案例。他还坚持每天发微博,每周写一篇2000字的科普文章,在马来西亚华文报的专栏发表;每月坚持收集整理30个以上病人故事;每年坚持指导医院科技人员发表20篇论文,主编或编著出版一本以上专业或科普书籍……,这一串串数字,一个个坚持,让人无法想象是个75岁老人做的事,大家能想像这还是一个癌症病人9年多的坚守吗?

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徐克成院长,这样执着的追求呢?

在最近的一次座谈会上,徐院长谈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我这一生,愿意为之献身的信仰是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对党和国家的信仰,对事业的信仰,对人生的信仰,我从来没有动摇过。我写书,不能说对每个人都有价值,但通过我的经历,写出来对医疗和患者有帮助,我就感到充实和快乐;我救治病人,用心尽力,成功了收获幸福和快乐!失败了也积累经验和财富!“不忘本、守本分、常创新、爱国心”是我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也是我一直坚守的“四项原则”。

在同事眼里徐院长是个工作狂、在患者眼里他是活菩萨、在媒体人眼里是活雷锋、在专家们眼里是开拓者。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位院士吴孟超和王振义评价说:徐院长和复大医院最大的特点就是创新,这种创新精神是一个单位群体、一个国家民族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人生贵在无悔,坚持就有价值。徐院长真正做到了:心态是人生的主人,工作是健康的良药,成就是幸福的动力。他继承了中国人的优秀传统美德,体现了一个中国医生的济世仁心,坚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追求!

谢谢大家!

来源:国家卫计委网站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