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青少年健康教育实践基地

回复 星标
更多
永安市青少年健康教育实践基地
»

图/文:永安市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与德、智、体三方面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通过健康教育,使青少年懂得科学的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乐于遵守和维护公共卫生的道德品质。针对永安市中小学校健康教育普遍存在师资力量缺乏、无统一的健康教育教学大纲与教材、主课负担过重健教课时得不到保证、学校健康教育流于形式等问题,2009年始,永安市借助学生社会实践中心这一平台创建全市青少年健康教育基地,对进入基地实践的学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作为学校健康教育课不足的良好补充。

一、基本情况
»

永安市学生社会实践中心是市教育部门与社会力量联合创办的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基地。创建健康教育基地是基于政策支持、设施完备、师资稳定等基础条件的保障。

政策支持:政府明文规定永安市辖区内小学3年级至高中二年级的中小学生每学年必须到学生社会实践中心进行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设施完备:学生社会实践中心占地面积206亩,建有生活区、教学区、活动区、劳动技能区、户外拓展区等教学实践场所,各项相关配套设施完善;

师资稳定:中心固定聘有21名大专以上学历的老师和教官,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学生社会实践中心作为全市青少年健康教育的良好平台,将健康教育融入并成为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部分,可以弥补我市中小学校健康教育普遍不足的问题。

二、主要做法
»

(一)成立领导小组。

成立由市教育局、市卫计局、市疾控中心、学生社会实践中心等单位为成员的学生社会实践中心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制订实践中心的年度健康教育计划,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措施。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两次办公会研究安排实践中心的健康教育工作。

(二)开设健康教育主题展厅。

传染病防治示范区

艾滋病防治示范区

在实践中心的中心位置开辟了面积近200平方米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主题中心展厅,设置了10大类内容可方便替换的健康教育宣传展板区域: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宣传健康知识,主要有健康素养、健康四大基石、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饮食安全、精神卫生、急救知识、艾滋病防治、学校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控、紧急救护知识等。

建立了健康自助检测站,提供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视力等多种项目的自测体验,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

设置急救人体模型、心肺复苏急救、人体生理解剖模型与人体器官模型、食物模型、膳食宝塔模型等,让学生实践操作体验,熟练掌握基本的人体器官结构知识、急救技能、膳食营养知识等。

(三)培训健康教育教师骨干。

市疾控中心对6名实践中心的教师和教官进行青少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知识培训,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教学能力建设,着重提高教师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科学认识及其业务水平,交流少年儿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经验,探讨如何把健康的知识、行为方式通过体验参与的实践方式传授给学生,教会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健康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个人卫生习惯。开展健康教育教学能力建设,为基地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础。

(四)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开展家长培训。

开展青少年学生“小手拉大手”活动,积极带动家长、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到活动中来,设置每周四为家长开放日,组织开展家长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家长健康素养水平,引导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五)编写课程教案。

根据《中小学生健康指导纲要》,借助福建省、三明市疾控技术力量及提供的参考资料,结合已开发的青少年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根据不同层次和年龄的学生,编写了三年级至高二9个年级课程的健康知识参考教案。

1、针对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的活动:

(1)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和品质,初步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2)通过举办晚会,汇报演出等活动,使学生萌发集体荣誉感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和自控能力,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

(3)通过观看健康教育专题片及班会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及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全面学习作为普通人应该掌握的教养和习惯。

(4)学习人体构造,观看人体模型,端正坐姿行姿,预防脊柱异常弯曲,强调饮食营养卫生,预防食物中毒,加强交通安全,用火用电安全,预防煤气中毒及溺水,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2、针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的活动:

(1)组织知识竞赛、有奖征文、写字、手抄报等活动锻炼有意识的能力,增进记忆品质,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不甘落后的精神及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并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

(2)通过定期发放《健康知识问卷》,初步学会分析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自我,促进自我意识发展,使其心理变化与生理变化相适应。

(3)开展漫画展、健康诵读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苦乐观,求知欲望的竞争意识和勤奋学习的精神,强调劳逸结合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电脑等电子产品,预防 “电脑病”,杜绝网络成瘾,注意用眼卫生,预防近视。

(4)学习青春期卫生及生理心理特点,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3、针对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的活动:

(1)通过健康知识测试等活动增强学习技能训练,鼓励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提高做事情的坚持性,建立进取的人生态度。

(2)学习营养卫生,膳食平衡,加强体育锻炼,组织开展体能训练,预防肥胖,保持健康体重,塑造强健体魄。

(3)强调远离毒品、烟草、邪教,拒绝赌博,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促进身心健康。

(4)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预防运动性损伤等意外伤害。

4、针对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的活动:

(1)确立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如何有效地利用学习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获取“一份辛勤一份收获”的愉悦感;

(2)学习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等多种项目的自测体验知识,关注自身及家人的健康。

(3)加强艾滋病、乙肝、结核病等学校传染病和慢性病、地方病防控知识培训,组织开展紧急救护知识和心肺复苏等多项急救技能的培训。

(六)开展多种形式的体验参与式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1.主要通过观看专题片、广播、专题讲座等形式,采取学生提问,师生互动,结合学生提出的实际案列,进行健康素养、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饮食安全、精神卫生、急救知识、艾滋病防治、学校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控等健康知识的教育。

2.开展健康教育主题活动,以“卫生主题宣传日”为切入点开展主题活动,通过制作红丝带宣传用品,开展拒吸第一支烟、预防艾滋、远离毒品等签名活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相关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开展知识竞赛、有奖征文、“我阳光 我健康 我快乐”为主题的写字、手抄报,漫画展、健康诵读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主动查阅资料,拓宽知识面,加强对健康知识的理解,使学习更加牢固。

4.开展“六个一”健康宣传活动,即:读一本健康书籍、听一场健康教育报告或办一场“健康教育专题晚会”、观看一场健康教育专题片、出一期健康教育墙报宣传栏、“拒吸第一支烟,做不吸烟的新一代”为主题进行签名活动、写一篇健康教育的观后感或心得体会文章。

5.充分利用各类模型设施开展实践教学,观看人体模型,学习人体构造,动手操作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学习膳食宝塔后自己编制食谱并自己动手做一餐。学习身高、体重、血压、视力等测量,掌握基本测量方式,了解自身身体情况,有助于学习的健康知识在自身中应用。

(七)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

咨询室定期开放,一般每周不少于5小时,并配备1-2名兼职心理健康咨询教师。主动与各班班主任沟通交流以了解各班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的面对面单独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同时开展针对不同年龄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和活动,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三、运行保障
»

(1)永安市政府补贴每学生每个学年50元,学生自费180元。

(2)组织相关部门合作,出资建设和维护场馆,并提供教学讲解课时补助费。

(3)结余资金用于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

四、工作成效
»

6年多来,健康教育基地紧紧围绕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紧抓“亮点、力点、切入点”,围绕《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五个领域,通过专题课、健康讲座、主题班会、竞赛、实践教学等各类体验参与式健康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成为正常学校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补充。

健康教育基地成立以来,共接待十万人次来自永安市各中小学校及三明地区部分县(市、区)的学生参加基地

组织的各式各样的健康教育活动。目前主要成效有:

(一)学生兴趣

在趣味与直观中领会和掌握健康知识,学生乐于参与,每期结束的个人小结不少学生对丰富的健康教育板块称赞并期待下期;对参加实践活动的部分学生进行《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调查,健康知识知晓率从参加活动前的45%提高到85.2%,健康行为形成率从参加健康教育前的35%提高到75.3%。

(二)老师肯定

体验参与式的教学实践,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师生在身心愉悦中获得健康知识积累、开拓思维,学生更加善于思考,善于主动查阅资料。

(三)家长满意

家长明显体会到孩子的改变,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增强,勤于思考、不甘落后的集体荣誉感意识增强,乐于参与家务劳动,卫生意识提高,个人不良行为习惯发生改变。

(四)学校支持

学生卫生行为形成率上升,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因病缺课率明显下降。

(五)社会成效

通过“小手牵大手活动”,让得到健康教育的孩子影响家长,提高家长的健康素养水平的同时促进家校配合,均衡家长和老师对学生健康知识和行为的指导。

五、实践体会
»

(一)充分利用实践平台,提高青少年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各地教育部门普遍开设学生社会实践中心,我们借助学生社会实践中心这一平台创建全市青少年健康教育基地,在时间、师资、内容、设施上有保证,容易实现且具有持续性。将学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可成为学校健康教育课不足的良好补充。

(二)体验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与健康教育课互补,提高青少年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在基地实践工作中,整个培训过程以体验参与的形式为主,减少单纯健康教育课程的枯燥,让学生通过健康讲座、观看视频、操作体验、信息查询、知识竞赛等方式深入浅出学习健康知识、体验操作技能,达到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提高青少年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三)针对不同年级开展不同教学,提高青少年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分层次设置,总体少而精,每期突出几个重点,不求面面俱到,更多关注整体参与与互动实效。

(四)通过家校联合,将青少年健康教育引向深入。

充分发挥青少年学生“小手拉大手”作用,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通过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影响家庭,带动家庭成员,增强健康意识,养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五)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将青少年健康教育普及化。

积极宣传,带动周边县市建设青少年健康教育基地;同时利用社会实践中心网站,刊出专题内容,宣传青少年健康教育动态;定期发放《健康知识问卷》,广泛普及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要求,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