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

回复 星标
更多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

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

中国健康教育第一人洪昭光在甬称,健康是一种智慧

昨天下午,当中国健康教育第一人洪昭光教授出现在宁波饭店时,大家无不为他的“驻颜有术”而折服。年逾古稀的洪老气色甚好,脸上几乎看不到老年斑。近2个小时里,他饶有兴致地讲述他的健康经。

洪昭光认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要做到生如夏花绚烂,走如秋叶静美,只需做到一个“中”字。

“健康不是一招一式”

虽被奉为中国健康教育第一人,也在全国各地开展健康演讲、报告,但洪昭光日常的生活并没有受到条条框框的健康法则的束缚,也丝毫不神秘,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平”:平常饭菜,不碰什么山珍海味;平和心态,凡事看得开;平均身材。

洪昭光颇得意于自己的“平均身材”。1961年,大学毕业,时年22岁,体重62公斤,血压110(70),50年后的今天,体重64公斤,血压120(80),“明年去参加校友会,他们估计都会羡慕我。”

在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中,洪昭光认为最重要的是心理平衡。在一项针对百岁老寿星的调查走访中,研究人员发现,100位百岁老人就有100种活法,有的长年吃素,有的顿顿红烧肉,有的滴酒不沾,有的三餐不离酒,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老人们都有良好的心态,性情随和且乐天安命。

吃苹果到底要不要削皮?鸡蛋胆固醇高到底是吃还是不吃?哪些运动对付局部赘肉有效?在洪昭光看来,健康应该是一种广泛的智慧,不该拘泥于一招一式和细枝末节。洪昭光称,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而要保持心理健康,就要恪守一个“中”字,这里的“中”,是指中庸之道,不走极端。

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要做到这个“中”字,就离不开自我调适。即使是最简单的生气,也分三个层次,最低层次的人会哭、闹、酗酒,扰人伤己;中间层次的人会找人聊一聊,泡个热水澡,听听轻音乐,用一种温和的方式排遣负面情绪;最高层次的人就会换位思考,反思自己的过失和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对于时下人们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要认牢一个“中”字,不要认牢某种食物大量地吃,吃得“杂”才是王道。

“60岁前不生病,80岁前不衰老”

洪昭光之所以会走上健康教育的道路,还是受到一名局级干部的病例启发。这名局长能力很强,工作起来也是个拼命三郎,一天雷打不动两包烟提神,明明都三高了也顾不上按时吃药。52岁应该是正值壮年,偏因心肌梗塞而动了大手术,花钱又遭罪。

当时的洪昭光还是一名普通的心内科医生,他认为局长的病完全是多余的,局长不解,洪昭光就给他讲。开始是两人之间的对话,渐渐地病房里其他病人也围上来了,再后来有人拿本子记了,最后手抄本在医院里广泛传阅,“我知道病人很想听这方面的知识,但不知道大家的渴望这么强烈。”

在洪昭光看来,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社会的第一资源,也是国民的第一素质。然而十余年健康巡讲下来,他发现,国内的健康形势异常严峻,10年间糖尿病患者从2000万飙升至9200万,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在内的其他各类慢性疾病患者也以惊人的速度增加。而事实上,55%的高血压都是“自找”的,1/3的癌症也是可避免的,寿命延长10年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洪昭光接触过很多案例,当事人大病缠身才惊觉健康可贵,病愈后就像换了个人。但这样的机会不是人人都有的,更多的人就在无尽的后悔中离开了人世。

在现实中,有些老人打着点滴,吸着氧气,卧床不起,固然长寿,却不让人向往。高品质的晚年生活并非是不可企及的梦想。“我的目标,是让更多的人60岁前不生病,80岁前不衰老。”昨天,洪昭光放出“狂言”。记者 童程红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