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路在何方?——洪昭光教授答本网问

回复 星标
更多

健康中国,路在何方?——洪昭光教授答本网问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并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为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中国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非常关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近日,专门接受本网特约撰稿人专访,回答了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关问题。

周环

1793999

洪教授,现在大家都很关心医疗卫生状况和个人身体健康,您能不能先谈谈对我国医疗卫生状况的总体看法?

我想,大体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成就辉煌,挑战严峻”。上世纪 五十年代初,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卫生工作四大方针,强调了预防为主和中西医结合等方针,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还提出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等号召,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的卫生保健意识,使我国的疾病防治、妇幼保健、人民的健康水平、人均预期寿命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成绩有目共睹,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高度的评价和赞扬。后来世界卫生组织还专门把我国重视农村卫生工作、“赤脚医生”制度及大力开展基层慢性病群防群治、高血压人群防治中的“首钢经验”及“用占世界1%的卫生资源解决了22%人口的卫生问题”等作为中国成功经验向全球推广。

2016年5月24日,在第69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我国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的15年,中国成功地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的目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作为衡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可以说,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是辉煌的。

1793999

1793999

洪昭光

周环

1793999

您刚才还说了一句,“挑战是严峻的”,是指的什么呢?

客观地说,我国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

总体而言,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近几十年来我国生活方式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由原先处于世界较低水平,到现在呈快速增长趋势。比如,1958年,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5.11%,患病人数不足3000万人。当时就提出了宏伟的口号“让高血压低头”、“让肿瘤让路”。但六十年来,高血压不仅没有低头,患病率还一直上升,增至28.5%。患病人数约为2.9亿人,几乎是当年的十倍之多。而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及肿瘤人数也都是成倍成倍的持续增长,各种主要慢性病患者都是数以千万计、数以亿计。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吴英恺教授晚年时曾不无感慨地说:“近20年来,美国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了一半,而我们却上升了一倍。”他还说:“我们努力地做了近50年高血压防治工作,但总的说,在基层防治方面,收效甚微。”一位前卫计委主任曾语重心长地说,一定要高度重视预防为主,不然,我国慢性病将会“井喷”,后果不堪设想。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实情况。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癌症及慢阻肺已占人口死因构成的80%。还有更严重的,人口快速老龄化。其中多数不是健康老龄化,而是多病老龄化或残疾老龄化,其带来的高昂医疗护理费用也十分巨大。因此,若不大力加强慢性病预防力度,按目前这种趋势发展,十年二十年后,慢性病再增加一倍,就将席卷全国,变成慢病中国,而不是健康中国了。

同样严重的是,医疗资源消耗也快速增长。据报道,2000年为6140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6.4%。2013年已达约31700余亿元,2016年具体数据不详,预计约在4万亿元左右。而2000年的数据还表明:当年由于慢性病造成的因病、因残、因过早死亡导致的经济损失约为GDP的8.2%,即7800亿元,相当于医疗资源消耗的1.3倍。因此,慢性病对我国人民的健康和国民经济的损害是严重的,挑战是严峻的。

1793999

1793999

洪昭光

周环

1793999

慢性病形势如此严峻,您说应该采取什么有效的防控措施呢?

其实,慢性生活方式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关键就在于我们没有足够重视预防,我们的认识没有到位,工作没有抓紧抓实,失去了很多宝贵时间,犹如火灾发生后,没有及时扑灭。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一项有27国参加的国际横向前瞻性心血管病流行趋势研究表明:当今世界心血管病流行有三大趋势:上升型,稳定型和下降型。关键取决于对预防的重视程度,这项研究为各国人民带来希望。

1992年,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全世界每年有12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而只要采取预防措施,就可以减少600万人的死亡。”他还说:“许多人不是病于疾病,而是病于无知;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愚昧。”因而再三忠告:“不要病于无知,不要死于愚昧。”

同年,一次国际会议上发表了著名的维多利亚宣言:健康生活方式需要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而要实践这四大基石,则需要架设起三座桥梁:科学论据和政府决策之间的桥梁,即政府重视;科学知识和行为改变之间的桥梁,即社会实践;专业人员和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即科学普及。有了这四大基石和三座桥梁,慢性病就完全可以有效控制了。

1996年,美国发表一项报告:若采用常规的医疗方法,要使美国人均寿命延长一年,就需要数百至上千亿美元。而采用健康生活方式,则不用花多少钱,就可以使美国人均寿命延长10年,而且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2006年,美国又发表一项对8万名中年妇女从1980年至2004年连续追踪24年的前瞻性研究报告,结果显示:健康生活方式可使中年妇女死亡率下降55%,非常确凿有力地证明了健康生活方式的巨大效果。

近来,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生活方式可以使心脑血管病、2型糖尿病减少80%,癌症减少50%,健康寿命延长10年,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一项有52个国家参加的大型国际研究表明:若能控制九项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肥胖、精神压力、不运动、少吃蔬菜水果及酗酒,则每6位急性心肌梗死可以减少5位发病,发出了一个强烈信息:急性心肌梗死可防可控。

而就在几星期前,经合组织28国发表一项报告:近40年来,其成员国国民平均寿命延长了10年。究其原因,第一是健康生活方式,第二是社会经济发展,第三是教育水平提高,第四是医药技术进步。这个结论与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健康各因素中,生活方式占60%、医疗技术占8%基本相符。

换句话说,这项结果表明,全民健康的本质和核心是全民的生活方式健康,而不是全民的医疗,更不是靠全民的高科技医疗技术。与有些人认为医疗的高投入、高科技是“硬”的,是发展方向,而健康教育是“软”的,是可有可无的观点完全相反。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更有说服力的是一项长达405页,书中引用了许多重要一手资料的美国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报告------《全球视野下的美国健康状况:寿命更短,健康状态更差》,揭示了一个明显的剪刀差:美国医疗科技最发达,医疗保健投入最多,寿命却更短,健康状况更差。一个醒目的标题:“高科技未必带来高效益”,这十个字是健康报2013年3月18日第8版一篇文章的题目。文中详细引用了美国弗吉尼亚州联邦大学斯蒂文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公布的上述报告。文中报道:在16个高收入国家中,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2008年美国的死亡率排在第一位,美国人的期望寿命排在最后一位。2010年,美国在卫生系统的财政支出为2.6万亿美元,占当年GDP的17.9%,人均8700美元。而2011年,中国人均GDP是4382美元,两位中国人一年的全部产出才够一位美国人的医疗费用。而欧盟诸国平均为2900美元,约为美国的三分之一。文中认为:人道应当是医学的主体及基本面,高科技只是实现主旨的方法之一。高科技及市场化应服从人道,而不是主宰医疗,使医疗变成赤裸裸的利益工具。

因此,建设健康中国,希望2030年的中国是一个健康中国、美丽中国,而不是病人大国、治病大国,根本的关键,核心任务就在于牢牢把握医学的人文本质以及预防为主的正确方向,把医学的四个阶段从下游真正推向上游,从举轻若重推向举重若轻,从“治已病”推向《黄帝内经》说的“上工治未病”。

1793999

1793999

洪昭光

周环

1793999

您能不能详细讲讲医学的四个阶段呢?

医学分四个阶段:健康促进,预防疾病,医疗救治,疾病康复。前两个阶段为上游,花费很少,效果好;后两个阶段为下游,耗费巨大,效果差。抓住了上游,就是抓住了根本。不然,形势会越来越严峻。

打个比方:比如防洪:植树造林,加固堤坝为上游。抗洪救灾,重建家园为下游。

防火:加强巡查、消灭隐患为上游。消防队灭火,灾后重建为下游。

防事故:严密制度,一丝不苟为上游。爆炸发生后,抢救伤员为下游。

道理很明白,上游多花一元,下游可减少损失数十元至数百元。但人们往往不重视上游,因为看不到立即的效益,结果带来更大的损失和灾难。当年,考核政绩,只看GDP,而不看生态环境。结果GDP上去了,但环境恶化,损失更大。现在高度重视生态,但要耗费很大。健康也是一样,健康生活方式、预防为主不带来立即经济效益,不受重视;而医疗、康复有立即效益,普遍受到重视。我们要有新观念:抓好生态环境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抓好生活方式文明,“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不乏有生活文明的人。一次,我与金庸先生去看望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当时他已95岁高龄,谈话中他主动对我们进行了健康教育,说健康长寿就是三个“和”。一是人与自然和谐,二是人与社会和谐,三是人要自己身心和谐。“天天三笑容颜俏,心理平衡最重要”,言简意赅,发人深思。简简单单三个“和”,正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健康生活方式占健康的60%,而心理平衡占30%不谋而合。正是: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病人的一半是可以不得病,得病的一半配合心理调适。

1793999

1793999

洪昭光

周环

1793999

预防为主确实很科学,道理也很浅显,但为什么就做不到呢?

这主要是因为改变人的行为习惯很难,“江山易改,秉性难  移”嘛。世上很多事情,都是知易行难,知道做不到。比如说,谁都希望不得癌症,其中戒烟和减肥是两项有效措施,但是许多人就是知道做不到。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次全国吸烟调查,知道吸烟有害者占95%,但表示愿意戒烟者仅占50%。而后来随访,能真正戒烟者仅占3.85%。从知,到信,到行,落差如此之大,可见健康教育、改变生活习惯是一项多么艰巨的工作。再详细调查这3.85%真戒烟者的戒烟原因时,发现其中70%是因病戒烟的,因肺癌、心肌梗死、脑梗死的占多数,另一部分是配偶反对而戒的,其效力比父母好心相劝的效果还大一倍多,可见“妻管严”还是健康的好助手。还有个别是“孙子疗法”的威力,因为家中有一小孙子,一闻烟味立即咳喘、哭闹,舐犊之情,令长辈忍痛戒烟。减肥也是一样。道理都知道,就是做不到。

1793999

1793999

洪昭光

周环

1793999

依您的看法,落实预防为主的最有效方法是什么呢?

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预防为主、减少疾病变成政策和制度,因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有国家层面的政府决策和顶层设计,有政策配套、制度保证,把健康融入各项政策,像抓生态环境文明一样抓生活方式文明。领导负责,从上到下,以上率下,层层落实。社区动员,公众参与。像当年全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一样,全民动手,人人参与,形成一种声势和正能量。在全社会营造一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境文明,和“全民健康才有全面小康”的生活方式文明,摒弃不良生活习惯和不良行为习俗。组织各级卫生部门和医院、单位、社区,创新多种形式,比、学、赶、帮。要归根到底,“爱妻爱子爱家庭,不爱健康等于零”,“有车有房有成功,没有健康一场空”。

有了国家决策,有了全民共识,随着国家进入新时代,经济进入新常态,国民健康也能进入新常态,那就是:“二十养成好习惯,四十指标都正常。六十以前没有病,八十以前不衰老。轻轻松松一百岁,快快乐乐一辈子。自己少受罪,儿女少受累,节省医药费,造福全社会。甭上医院去排队,何乐而不为?”

生命也要进入新常态:“无病无痛,无疾而终。平安百岁,快乐轻松。生如春花绚烂,走如秋叶静美。瓜熟蒂落很从容,回归天上更轻松。”

1793999

1793999

洪昭光

周环

1793999

您的说法,听起来很美好。您觉得全民健康的真正难点和核心是什么呢?

最大的难点是要有政策和制度保证,不然不能成功。要有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健康教育队伍,其中大部分是临床医生和护士,健康教育就在日常工作中完成,体现在一言一行中,因为他们的话最有影响力和说服力。正如我国著名医学家、医学教育家吴英恺教授所说的,“高明的医生首先是防病,然后才是治病”,“十个外科医生能保住一个病人的生命,但是一个做健康教育的医生就能使十个人免受疾病折磨”,“每个医生都要抽10%的时间做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列入考核和业绩,和科研、临床并重。简单说来,就是观念前移、重心下放八个字。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健康教育绝不是轻而易举的,而是一门含金量很高的科学与文化的综合艺术,要有专门的培养、训练和实践。因为健康教育不是照本宣科,也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需要极大的热情,是需要“用真心,动真情,讲真话,传真经”,是需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的,能“入耳,入心,入血,入髓”,能“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会就用,一用就灵”,这样才能如春风化雨般滋润人心,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并变成人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并能渗透入家风和家教,一代又一代的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和社会氛围。这样整个社会慢性病发病率才会逐步下降,健康人群比例逐步升高,人人以健康生活方式为荣,以健康身心为荣。中国才会成为健康中国,而不是多病中国;才能成为健康老龄化,而不是多病老龄化。

1793999

1793999

洪昭光

周环

1793999

现在社会上医患关系还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您认为应当怎样改进呢?

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因为这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细细理顺。

首先,从长远看,医学的根本出路就是预防为主治未病,降低发病率;重心下放强基层,多分流。这样,健康的人多了,病人少了,同时大量常见病在基层方便就诊,大医院则承担重病、疑难病、重症抢救等。如果不抓住这两条,医患关系永远好不了。病人人山人海,多少医生也不够。

其次,就是协调好“健康金三角”------政府,医生和病人。先说说医生,医生不是就业,也不是职业,而是一种事业,一种需要人终生为之奋斗的崇高的事业。外科泰斗裘法祖教授说:“德不近佛,不能为医;才不近仙,不能为医”,他把“仁心仁术,大医精诚”看得比生命还重。著名医学大家张孝骞教授永远对病人如亲人,天天写医疗日记对比研究诊治病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他说,每一位病人都是一本教科书,每一位病人都是一位老师。他凭望、触、叩、听就能诊断很多疑难病,医术之精,蜚声中外。著名心脏病专家陈灏珠教授说:“选择了医学就是选择了一心一意,选择了苦中作乐”。他没有自己的时间,因为他说,“医生的时间永远是用来服务病人的”。而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医学大家,竟然热衷于科普讲座。有人劝他,您这样的大牌顶尖专家不必为科普这种小事劳心劳力了。陈教授却说,此事不是“不必”,而是“非常必须”,因为绝大多数心血管病都是可以预防的。健康科普,事半功倍。

那么,医学是什么呢?医学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自然科学追求“真”,而医学是人学,追求的是“真、善、美”。医学是哲学、人文、科技和艺术有机融合的学问。医生要有哲学的智慧,才能辨证施治、因人而异;要有人文的情怀,才能有人性的温暖,给病人以希望和力量,拉近两个心灵的距离;要有科技的含金量,能精确诊断、精准治疗;还要有艺术的语言和贴心的服务。做一个好医生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是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劳动的。医生不仅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创造性劳动,更是经常超负荷,超长时间劳动,在危急场面,更是日夜奋战、无私奉献,业余时间还要勤奋学习。我国的医务人员群体,从总体上讲是德才兼备,完全无愧于光荣的人民医生的称号的。

我国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人民卫生事业,非常关心人民群众健康,积极推进卫生保健事业的深化改革,使我国卫生事业不断发展,欣欣向荣。但面对着日益繁重的任务,日益增多的病人和日益复杂先进的高科技,也需要政府对卫生工作给予更多的关心、支持和协调,特别是在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职业尊严、法律保护和生活待遇等方面,要更多给予关注。

在公众方面,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心理压力增大,公众的健康需求日益迫切,健康生活方式也需要更多的指导。但由于市场上、网络上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公众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健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只有千百万公众的健康素养真正提高了,鉴别能力提高了,生活方式健康了,我国的慢性病发病率才有可能逐步下降。这方面,政府和医生均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总之,健康中国是三方面的良性互动、互相协调、互相提供正能量的结果。相信,只要国家层面把好预防为主的大方向,把主要精力放在治未病上,建设好医务人员这支健康中国主力军,充分改动群众,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持之以恒地努力,在推进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生活方式文明的建设,一个健康中国,美丽中国,慢性病日益减少的中国一定会早日到来!

1793999

1793999

洪昭光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