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座:一定要让老百姓听得懂!

回复 星标
更多

健康讲座:一定要让老百姓听得懂!

来源:基层医师公社

专栏作家:吴金华

随着社会的进步、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健康越来越关注,不少人会主动参加各种健康知识讲座。

在基层卫生院、卫生室承担着公共卫生工作职能中就有一项——健康教育。

我国基层健康教育的现状

按照有关标准,村卫生室每两月开展一次健康知识讲课。对卫生室的乡村医生来讲,这也是一个日常工作,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也有不少门道:

可以说有一部分是闭门造车,弄一点书面的材料、拍几张摆拍的照片应付检查和考核。

也有真正去落实每两月一次讲课的。自己去讲,但是大家都是乡里乡亲,老百姓们不太愿意坐下来正儿八经地听课。

有的是邀请外援,或者邀请卫生院医生来讲,高级一点的是邀请县里甚至市里医院的专家来讲。

我们在基层这么些年,也邀请过不少专家来给老百姓讲健康教育课,好的有,但是少;大多数专家可能医疗业务上能力不错,但是讲起课来却并不如人意。

授课专家讲的太专业,老百姓听不懂

有一次,我们邀请了市级医院的心血管专家到村里为老年人开展心血管防治知识的健康讲座。

课前,我们向老人们介绍这是市医院心血管专家,老人们也报以热烈的掌声。那位专家也精心地作了准备,主要讲预防心血管疾病,关注血脂防控。

讲课的课件非常专业。不少PPT的专业数据、非常多的专业图片。他讲课时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几个名词不停出现。

还不时会来几个专业术语。在治疗上什么阿托伐他汀钙、辛伐他汀片、非诺贝特等等;在预防上,少吃肥肉。有老人问:为什么要少吃肥肉?专家又从血脂的吸收、分布、代谢、沉积等讲了一大通。

说实话,作为医务人员来讲,他确实讲得非常好。可是,对老百姓来讲好像听天书一样。因为专家语言表达的内容,对老百姓来说太过难懂、太深奥了。

于是,非常尴尬的局面出现了。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刚开始,老百姓还挺安静,后来讲着讲着,老百姓聊天的就多起来,中途还有几个人站起来直接走了,没有走的都是奔着小礼品来的。

估计专家看着这个局面,心里也受到不小打击,于是草草结束了这次讲座。没等我们搞现场提问,老人们都挤到登记处来领取小礼品,然后大家一哄而散!搞得我们基层人员也非常难堪!

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来授课,效果会好很多

专家进基层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这是一件好事。如果做得好,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做的不好,反而让专家郁闷、百姓迷茫。

不少基层医务人员反映:健康讲座的专家的语言方式上太过专业了,老百姓听不懂。一些老百姓也反映,来讲课的都是专家,我们也愿意参加,但是讲得太深奥了,搞不清楚。

比如讲血脂对心血管的危害:如果你从血脂斑块的形成、脱落、栓塞等医学理论来展开讲,老百姓不见得听得懂。

如果用另一种方法来讲也许老人能够听懂:老大爷,人年纪大了,吸收能力差,肥肉吃的多了,一部分通过大便排出来,一部分被血管吸收。血管吸收的又有一部分参与身体的正常运行,另一部分则会沉积在血管壁上,沉积的多了,血管就要堵塞,心血管毛病就发作了。

这个道理与家里的下水管道一样,头发等杂物多了会导致排水不通畅!肥肉吃的多了,血管也会被血脂堵住!这样一讲,老人们肯定会容易理解多了!

健康教育课要因地适宜

其实在基层开展健康教育课,专家也要因地制宜。讲课一定要接地气,你的内容讲解一定要与听课对象的文化层次相匹配。

你在大学对大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宣讲,理论性强反而容易被接受,但是你在基层讲课,一定要把理论转化为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才能有效果!否则的讲课者不开心、听课者没听懂,更重要的是健康教育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长按二维码关注基层医师公社

了解基层医疗最新动态

本文为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是小编灵犀,欢迎加我微信:saibailan_snow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