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传播人张超:健康科普“留人与留心公式”与内容选择浅见

回复 星标
更多
健康传播人张超:健康科普“留人与留心公式”与内容选择浅见
»

笔者以为好的传播者传播健康知识、方法、技能时,按传播达到的效果可以用以下几个层次加以描述:

1
讲明白,能听懂

从传播者的角度能说明白,从受众的角度能真正的听懂你要传送的信息和目的,不产生歧义,这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2
使人信、可重复

言之有据,有理,使受众相信。从传播者表达角度看是受众可以理解的,从受众的角度看接受的信息是可以理解的,在现实中是可以重复的。

3
能融入、感染人

选择适当有声语言、肢体语言、适当的案例、故事等营造符合主题的氛围,使受众受到你的影响,能有效为传播者要达到的目的服务。

4
有共鸣、感动人

表达的主题明确、思想向上、有启发性,与受众对生活、工作、学习和人生中面临的困惑、难题和观点等产生共鸣。

5
可践行、激动人

道不虚言,如果达成以上目的是现场效果的话,传播者通过自己的传播使受众在传播活动后能够将学到的知识、方法和技能用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这要求传播的内容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启发性,传播形式的可接受性和有效性。

如果能做到这五个层次的话,已经是,但不单纯是传播了健康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传播给公众,提升了公众的健康素养,帮助个人和群体树立合理的健康观念,拥有理性就医、获取健康知识、方法和技能的能力,而是使受众在更深更广的层次上体悟生命的意义和尊严,实为全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做出了贡献。

一、科普“留人公式”与“留心公式“

在观察不同的人在进行健康科普人际传播时发现了一个颇让人吃惊的现象,绝大多数的医学专业出身的人员,面对听众进行健康科普人际传播的时候,听众都不会出现激情式的反应,不会冲动,而没有经过医学训练的人有时好像比专业人员“更受欢迎”,这是为什么呢?

笔者记忆深刻的一件事是:在工作当中我们从医学的角度讲,脊髓型颈椎病,重了必须手术,否则是没有办法治疗的!有相关疾病的人后来再也不愿意听专家的健康讲座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我们听讲课是为了治病,你们讲:“治不了,我自然就不听了、以后也别通知我了”!为了少发生类似的现象笔者认为科普工作者在传播现场要做到从“留人”到“留心”能满足公众的认知需求,把身体留下来,能与听众产生共鸣把心留下来,能把听到内容道理、知识、用于生活、工作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一)“留人公式”

在健康科普人际传播实践中:门可罗雀与一票难求同时存在。这实际上与传播者能否尊重,遵从认知规律有密切的关系。基于多年工作经验我总结出自己的传播经验为“留人公式”。

留人公式

最痛苦的感受(的现象、症状)或者最希望得到的成果+解决方法+为什么提供这种解决方法+如果解决不了,您(受众)应该如何去做(找医生)。

激起兴趣、拉近距离、建立联系、给出方法、实践演练、交待宜忌、如果无效、提请就医。

(二)“留心公式”

留心公式

传播者要做到使听众能“走心”共鸣,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在传播形式、方法、策略上需要注意“六入”入眼、入耳、入心、入脑,深入生活、融入生活。

从健康人际传播的现场效果来看,做到四入:入眼、入耳、入心、入脑的传播效果就已经不错,当然最理想的是传播效果是,受众参加完传播活动以后能够将所学到运用到在日常生活中去,就做到了融入生活。

要达到上面的传播效果的方法学基础是深入生活、融入生活。要有深厚的学理背景、操作技能,更要能做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中点滴的细节、并与自己传播的内容做有机的整合,对生活中的点滴给出科学的解释,对正确的予以弘扬,对公众习以为常的但不知错在何处的行为、习惯给予指正,并带领大家一起举一反三去寻找和发现生活中类似的事物和现象,这时传播不仅科学的知识、方法,同时启发和提升了公众的科学精神。从生活中来,科学解析,到生活中去,举一反三,归类表达,这样传播者与受众就更能以教学相长的形式共同融入生活。仍然以“茄子吸油”为例,如果受众真正理解了“茄子为什么能吸油”就会指出身边可以“吸油”的大量食物:韭菜、芹菜、大白菜……这时候你就不是臆想、不是一知半解是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了。

(三)公众认知一般过程与特点

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是先个体的、特殊的,逐步上升到一般的、规律性的,乃至哲学的高度,是从表象、现象逐渐向本质深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复杂的、是渐进的。

1、先情绪、后理性。

明了这一点对于“四入”的运用是相当重要。一次健康科普人际传播的现场氛围是重要的,入眼、入耳主要是解决现场氛围的问题,营造一个良好、适合传播目的的现场氛围在很大程度决定了这次传播的现场效果。

2、先现象后本质。

哪些现象是人们关注的,最先感受到的?要认真研究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人们看病是因为发烧、是因为头疼、头晕,引起发烧的原因有很多种,引起头疼的原因就有250种之多。看病时几乎没有病人会说,我想知道引起我现在发烧、头痛、头晕的原因是什么?最关心是如何不再发烧,如何不再头疼、头晕。如果我们按疾病发生、发展、流行病学的概率来传播有关头疼的原因与解决方案,现实是受众会走掉一大半。反之如果你头疼,我就提供解决头疼的方案,听众会有一大部分去乐于听从你的分析和讲解的,所以我们建议的传播内容的构思:最痛苦的感受(现象、症状)最急切的需求+解决方法+为什么提供这种解决方法+如果解决不了,您(受众)应该如何去做(找医生)。如果传播能有效抓住受最为痛苦的表现、最为关注的问题,并能以受众能够理解的语言和接受的方法讲明白深奥的道理,就能在最大程度上产生共鸣,就做到了入心。

3、先感觉,后分析。

传播的方式中有一类是讲故事、讲案例。在故事和案例中使受众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的严重性,然后再分析这个故事、案例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科学原理在哪儿,如此启发受众应该注意什么,不要犯故事、案例中主人公同样的错误。这和上面谈到的从生活中来,科学解析,到生活中去,举一反三,归类表达是同样的道理。这是传播科学,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的“入脑”弘扬科学精神的过程。

二、传播内容的选择

在一次人际传播活动中到底该如何选择要传播的内容是令人头疼的事,有时传播者千辛万苦准备的内容到现场却并不为受众接受。人际传播作为健康科普的传播途径,最大特点和优点是可以根据现场受众的需要随时调整传播的内容,这也是对传播者要求最高的地方,也正是这一点经常让健康科普工作者心中惙惙。总结受欢迎的传播者,他们传播的内容不是没有规律可循。细化一下有以下特点:

(四) 生活中来、高于生活:

讲受众身边人、身边事,这样子才亲切,才不至于让自己传播的内容与大家有距离感,但只讲身边人、身边事会流于纯粹的拉家常,要义在于通过讲述公众身边的这些故事、案例拉近和大家的距离同时,使受众自身和故事、案例的主人公的经历建立联系:他的问题我有没?他这样了我会如何?我该如何做。要把这些具体故事和案例中体现的共性东西,发现升华总结为受众可以借鉴的经验、避免的教训,以指导日后的生活行为。这就做到了生活中来,高于生活。

(五)切合文化传统、避免拿来主义。

听得懂、学得会,富于操作性,这是对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的最低也是最高要求。不能只泛泛的讲概念讲理论。要适应文化传统,比如中国人习惯用“两和斤”来表达重量单位。在膳食指南中禽肉蛋奶油,水果蔬菜的重量单位都是用克、毫升来标示。最典型是酒用克来表达,可从来没有在一个酒类的包装上看到这瓶(桶)酒含有多少克酒精?连专业人士讲课时都要现场推算一瓶52度的二锅头一两酒含有几克酒精,这叫不符合文化传统。中国的文化传统有模糊的一面,一天6克盐是多少?怕是难以理解的,于是有现在各大城市的盐勺的出现,这就解决了不知道6克盐是多少的可操作性问题。讲哪类食物应该吃多少克也是同样的问题。于是有10网球原则即:不超过一个网球大小的肉,相当于两个网球大小的主食,保证三个网球大小的水果,不少于四个网球大小的蔬菜,这个指导方法符合国人的传统了,但假如生长在农村没见过网球的人如何?有办法,可否换成鸡蛋、土豆,或自身的手掌,拳头之类呢?总以符合人们认知事物的习惯和简单易于操作为准。

(六)大话小说,小事细说——选题大小适宜。

没有经验的健康科普工作者部是有意无意的将尽量多的内容,在较短的时间传播给受众。且来龙去脉一定要交待清楚,决不偷工减料,殊不知这样做是典型的填鸭式教育,对于非专业人员、没有多少文化基础的受众在一定时段内所能听懂和记住可能与传播整体内容的多少成反比,你讲的越多,受众能理解和记住的越少。怎么做呢?笔者的经验:一是面上把握、点上突破。面上把握是讲宏观,是讲大的方面,如:今天和大家聊聊高血压,为什么聊高血压呢?这1年不到的时间,我们这里有十几个人因为高血压引发的脑卒中去逝或残废了。高血压是种什么病呢?……引发高血压的原因很多,今天只讲一下口重的问题——盐吃的太多和高血压的关系,以及如何限盐的问题。这样把话题的背景、由来适当交代一下,大中选小只讲一个点,讲到受众回去就可以照着做,自然比方方面面都讲到,讲完仍不知道如何做更受到受众的认可和欢迎。二是大话小说、小题大做。可能会问不就盐和高血压吗?即使讲到分子水平,10分钟也就讲完了没得讲了,怎么办?不会如何讲好一个点的关键是把点在线、面、体中的真正作用理解、吃透,然后针对受众的不同,满足差异化的需求,这样将这个点讲透讲活,解决实际问题,尽量满足个体的差异化需求。比如同样讲盐对人体的影响,面对老年人讲盐和高血压、心脏病的关系,面对中年女性讲钙与盐的关系,面对青年女性讲讲盐和皮肤的关系,即健康与美丽的关系问题,这样就可以把要传播的内容针对不同受众的特点,讲活并尽量讲透彻。

(七)落地要有根,切忌一片云。

这句话有多层理解:一是不能说无科学依据的话,信口雌黄。二是不能我准备了什么就讲什么。在传播现场要学会随时调整要讲解的内容,针对现场受众的需要有的放矢。那到底该如何判断给现场受众讲些什么呢?一般的判断指导是应知、希知,不知、不会、不能。具体说来是受众应该知道的,但他不知道的,比如正常的血糖、血压标准。他希望知道的,如何才能让自己的血糖、血压恢复正常?受众应该知道的,传播者比较好确认一点,但受众希望知道的传播者很难满足,因为这个问题太复杂。沿这一思路我们建议的方法是现场调研,按不知、不会、不能的简易判断方法,现场评估受众对一问题的认知和掌握程度。不知是信息、是知识的问题,不会是能力是学以致用的问题,不能是意志的问题。三个层次的问题讲解和解决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比如笔者在讲反式脂肪酸时,常问现场的受众何谓反式脂肪酸?定义是什么?如何产生的?对人体的影响是什么?这是第一个层次的问题,针对现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的具体情况,适当的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以后过度到下一个层面——不会。在哪些食物中含有反式脂肪酸?对常见食物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做一剖析后,推出第三个层面的问题——你能坚持少吃或不吃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吗?受众的回答各异,在这种穿插提问、互动交流我们传播了有关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影响的知识,与受众一起鉴别了哪些食物含有反式脂肪酸,传递了尽量少摄入反式脂肪酸的信息。


张超,医学背景。生命文化研思者、职业健康传播人,健康科普人际传播能力培训专家。专业兴趣:人文健康。微信公众号:觉问健康,EMAIL:69924227@qq.com

来源:觉问健康,文末有原文链接。

2018-04-28 23:38:38更新过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