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传播人张超:健康科普内容分层分类及有效的传递策略的简单思考

回复 星标
更多
健康传播人张超:健康科普内容分层分类及有效的传递策略的简单思考
»

1836129

张超,医学背景。生命文化研思者、职业健康传播人,健康科普人际传播能力培训专家。专业兴趣:人文健康。微信公众号:觉问健康,EMAIL:69924227@qq.com

«
影响:从态度到技能
»

健康科普人际传播的目的是为了使受众树立健康的理念,了解掌握健康相关的知识、方法、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从这个角度出发笔者以为传播的内容可以分为,态度、理念;知识、信息;方法和技能三大类,或者说三个层次。三者交互,共同影响受众的行为。当然视受众的认知层次和维度的不同在具体传播时应该各有侧重。

理念、态度:传播有关健康的理念,希望影响受众对健康的态度、意识,引导公众重视健康、重视生命、正视生命,理性就医等。这一类目的的达成比较有效的方式是讲案例、寓言、故事,特别是现身说法性内容最有感染力和触动性。帮助大众树立科学健康的意识、观念,达到听众听过以后能够意识到健康的意义,思考对生命的态度。

信息、知识:告之人们一些信息、知识相当于广而告之的广告。这类内容的传递看似简单只要把相关知识说明白就好,实则挺难。回头我们专题论述。

方法、技能:传播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能,如:血压的测量、血糖的正确监测、运动方法的学习等。这类内容是最受公众欢迎的,最容易学习,因为可以动手充分参与。要知道参与的程度决定传播的效果。这类内容要以训练为主,说明为辅助。

一次传播中建议三者的分配比例为1﹕4﹕5,这样比例现场会比较活跃,在安排上如果有一定认知基础的受众可以采用理论与实践交互的形式,对于没有基础受众,“动”在前面效果会更好,符合学习科学研究的结果:先经验后反思,再理论。

1836129

态度、知识、技能交叉作用

态度、知识和技能

态度、知识和技能三者间辩证关系。不同的传播目的采用的传播方式、方法,内容的构成比例,亦有很大的差异。理念的形成和态度改变靠的是影响、是潜移默化,是共鸣以后触发的行动和行为的改变。因此观念态度的影响一般建议讲故事、说寓言,讲案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再分析这后面的科学道理。信息、知识类内容就是信息和知识,包括平面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影视或网络等大众传播的形式,传播的效率和效果都不错。而方法和技能性的内容传播最佳传播方法是实践、是演练,是训练。

«
可信度分层分类:从科学到臆想
»

1.最权威的应该经过循证医学验证的健康知识、方法、技能。讲解这些内容的时候应该是传播者心中最有底气的,但往往也是最难让受众接受的,因为这些内容是“科学的”,科学与现实生活如果有效建立联系的话,枯巴巴的实验数据、论文结果与受众的距离较远。传播者说在北京年龄45岁以高血压的发病率为50%,受众心理说:那是北京,我是河北,我是剩下的那50%不会得高血压,你讲的内容离我很远。

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起源于1992年,其概念南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的著名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 Sacke及同事们正式提出。即慎重准确而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来,临床医疗模式悄然发生了根本改变,从以经验为基础的经验医学模式转变为以证据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模式。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有着重要区别,它是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其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应尽量以客观临床科学研究为依据。EBM的临床药物评价研究,大多是多中心、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双盲的,需对大样本的患者进行长达3~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追踪观察,为多家医院参与的研究.可以认为其所得的结论更具可靠性、可信性 这种随机对照实验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以其方法的科学性,使通过这种设计方案得到的结论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证据是循证医学的核心,遵循证据是循证医学的本质所在。根据科学性和可靠程度,临床研究证据可分为以下六级。一级:强有力的证据来自前瞻性、设立对照的随机研究设计方案(如RCT)的至少一篇系统评价或荟萃分析。此类设计方案因研究者通过设计可以主动控制实验干预措施或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有关偏倚因素,论证强度佳。二级:强有力的证据来自适当样本量的至少是一个合理设计的设立对照的前瞻性或回顾性的临床对照试验(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CCT) 三级:证据来自非随机但设计很好的试验,包括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四级:证据来自多个中心或研究小组但设计很好的非实验性研究。五级:专家意见,指有名望专家的意见或依据临床研究证据、描述性研究、专家委员会的报告。六级:别人曾经告诉的经验。

2. 个人经验。在健康科普人际传播领域最受公众认可的一些传播者往往是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医务工作者:因为他们有足够的临床诊疗知识、病例可以随时拿同来给自己的受众分析、分享某某病、某某症状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等?使受众感觉可信,自己也有类似的表现等,讲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接受。以这种形式传播的要义是:要把特殊的个案与一般的规律有机的结合,要能用“循证医学”的证据解释个别和特殊的案例、个人的经验。

3.他人的经验:权威的、过去的。这种方式是他人,主要某专家说过的话,表达观点为依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或直接传播他人的观点,不是实在必须时建议不用这种方式来传播健康知识、方法和技能。

4.一知半解发挥的。道听途说的、臆想的、以讹传讹的、杜撰的。这是最不可接受的,确是当前“养生乱象”的核心问题所在。如:生吃茄子,能降血脂。理由是:生吃茄子后,就能在胃肠里把大量的油脂吸走。道理简单,你看烧茄子时,茄子能吸多少油?!这叫什么?是臆想的、以讹传讹的、杜撰的,如果相信了这个道理,以它来作茄子可以降血脂的依据是无知的。生吃茄子当然有减肥和降血脂的作用。一是因为生吃茄子热量摄入减少,二是因为茄子是粗膳食纤维食物刺激了胃肠道的蠕动,加速了胃肠道内容物排泄,裹挟走了部分热量。一方面热量摄入不足,一方面消耗增加,当然血脂降低、自然减肥了。

«
健康态势分层次分类:健康与疾病
»

疾病的层次: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疾病层次是促发人们重视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很多健康科普人际传播实践的重要切入点,以之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重视要传播的内容。

生活方式的层次:从健康人际传播工作的实践来看,最受欢迎的就是这一部分内容,这一部分内容与目前对们健康危害最大的慢性非传染性生活方式病密切相关。

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Lifestyle)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性、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与这些方式相关的方面。可以理解为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条件下,各个民族、阶级和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3]生活方式中的点点滴滴都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这里我们将生活方式的内容,细化为:营养、运动、心理、不良嗜好等几方面。

生命文化的层次:生命观、心理健康,不同的生命观、健康观是人们是否重视健康、实践健康生活方式最重要内因,面对“宁可早入土,不让嘴受苦的人”再多的健康知识也没有多大的作用,只有有了健康的生命观和健康观,健康的知识、方法和技能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生命文化

生命文化 研究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一种思维与实践。

社会文化的层次:比如中国的酒文化,有多少人在打着(注射)胰岛素同时还在大口喝酒,更多的人明知吸烟有害健康却不得不接受他人递过来的“香烟”,面对抱持有和受控于这种文化氛围的群体再多的健康知识传播也只能是:左耳朵听、右耳朵扔,难以发挥健康科普真正地作用。

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 是一种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规、习俗以及所有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在中国文化中面子文化、义气文化对人的健康影响极大,集中表现在烟酒文化上。

1836129

来源:觉问健康,文末有原文链接。

2018-04-28 23:44:25更新过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