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传播不仅要科学,还要接地气!

回复 星标
更多
健康传播不仅要科学,还要接地气!
»

健康传播不仅要科学、准确,还应接地气,让老百姓真正接受。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指导与培训部主任田向阳,在第九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健康教育与传播论坛上,分享了“健康传播的科学与艺术”。

1888225

1888225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指导与培训部主任田向阳

春秋时期的《管子》曰:“惟有道者,能避患于未形,故祸不萌。”拿我们说的健康教育、健康传播来说,就是自身应该有健康之道。弗朗西斯.培根也有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医学知识的价值也在于它能否转化为人们保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技术和力量,否则医学知识就没有价值。

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创编“五禽戏”,每到一处行医,都亲自示范,带动百姓共同习练,广为百姓学习、采纳和流传,对于强身健体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我国最早的健康传播者。

传播,在《北史.突厥传》:传播中外,咸使知闻。英文的传播为communication,词根含有共享、交换的意思。那么传播是什么呢?是人们交流和分享信息与感情的行为,是人的本能、情商和基本技能,是实现社会、个人和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可以说,没有传播就没有人类社会。

什么是健康传播呢?是指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而收集、制作、传递、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健康传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对健康信息的认知能力,提高人们实现健康目标的自我效能感,培养人们的健康意识、态度、动机和行为。

健康传播的实质是为了消除环境的不确定性而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活动,是把医学科学和健康知识转化为人们保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的过程,是为了保护和促进健康而进行的一种平等合作、参与和体验;健康传播传递与健康有关的思路和价值观,最终形成健康的社会规范和健康文化。

美国CDC将健康传播分为:医患传播、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共卫生、风险传播、社会健康营销、健康倡导、消费者健康信息、医学教育等等。根据传播的情境,又可分为医学教育、医患互动、疾病诊治、社会支持、文化动力、医疗卫生管理、健康知识和信息传播。根据性质和特点,又分为:说服性传播、风险传播、媒体倡导、娱乐化教育、互动性健康传播以及社会改变传播。

健康传播不仅可以改善一个人的躯体健康状况,改善治疗效果,改善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还可以改善社会心理健康,帮助人们获得积极的信念、情感和自我效能感,减少负性的信念和情感,帮助改善社会交往能力,建立人际网。

健康传播具有重大的意义,是所有医疗卫生实践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医疗卫生人员的必备技能,是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护质量的前提,也是树立医学权威和个人机构品牌形象的重要策略。

健康传播有5个要素:谁来传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传播、怎么传播、传播对象是谁。应善用公众名人的影响力达到我们传播目标,一般而言具有影响的舆论领袖、业界权威作为传播者都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传播内容主要选择对老百姓有用的、重要的、关键的核心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健康传播除了要科学、准确以外,还应该美好、动人。我们常说健康传播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讲知识,其次是讲道理,最高层次就是讲故事、讲艺术,通过艺术的形式润物细无声,帮助百姓学习了健康的知识、技能。

来源:慢病管理网,文末有原文链接。

853397392018-08-01 23:53:52更新过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