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知信行”,防控慢性病

回复 星标
更多
践行“知信行”,防控慢性病
»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受不良健康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中国慢性病发病呈快速上升趋势。在我国,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到全国总死亡的86.6%,其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 70%。人民群众慢性病疾病负担日益沉重,成为影 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慢性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进一步强化个人健康责任,通过技术和服务手段,引导人民群众形成自主自律、个性化的健康生活方式和疾病管理模式。创新医疗健康服务形式,不断优化人民群众所需要的、有质量的、可负担的预防、干预、治疗、康复、随访等健康促进服务,突出解决好超过3亿慢病人群的健康管理和医疗保障问题。

为此,2017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率先在全省成立了第一家“健康学院”,重点开展慢病的健康教育和系统管理,正是以十九大精神和“健康中国战略”为指导,勇于担当,主动承担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积极创新、顺势而为。一年来,累计举办健康讲座637期,发放健康资料2.6万份,听众超过了5万人次,通过微信公众号阅读我院科普文章的达271 万人次,阅读人数已经超过了146万人。我院的做法,受到社会和听众的好评,前后有13 次被国家级媒体报道,并在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做了专题汇报。

我国慢性病的防治现状,是当前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等所造成的,但更重要的是人民群众健康素养的偏低,如何让老百姓了解疾病,认识疾病,并在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主动参与,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我们从“知、信、行”三个方面入手,逐一解决。

1

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强调,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是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我院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通过新旧媒体,广泛地开展关于健康教育的公益活动。

(一)开辟“午间讲坛”,方便中午等候患者从去年3月份起,我院每个工作日的13:00 到 13:30,都会在医院门诊大厅举办小型的健康讲座,结合世界卫生日、季节性疾病等内容,为午间在院候诊的病人和家属提供医疗知识的讲座,并现场答疑,把科学的医学信息直接传递到百姓手中。全年总共开办午间讲坛近300期,听课总人数累计达1万余人,广受听众的好评。

(二)利用微信公众号,开通“手机微信讲堂” 许多中青年人由于工作忙,没时间到现场听健康讲座,我们便利用医院微信公众号及手机微信传播快速的优势,专门开通了微信讲堂,将其中的精彩内容制作成微信的形式进行推送,使听众随时随地都可以听到我院的科普讲座,还能及时与专家进行交流沟通,从而用手机建立起了患者和医者的联系纽带,形成了医院自己的“空中课堂”,这大大增加了健康知识的传播速度和范围。

(三)“健康进校园”,从青少年入手 为了让青少年尽早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意义,我院在所在的辖区各中小学广泛开展了“健康进校园”活动,组织营养科、口腔科、骨科、急诊科、心理专业、眼科等专业的专家,为在校师生进行肥胖、急救、近视等健康知识讲座,从源头上减少慢性病的发生。活动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一致好评,新闻媒体也专门报道了这项公益活动。

2

我们的健康讲座形式多样,受益人群众多,而要让大家掌握疾病,真正认识慢病危害,还需要我们的专业人员付出更多地努力。因此,健康学院成立以来,设立专门的工作岗位负责全院的健康教育工作,制定计划、针对不同人群、分步骤地开展科普讲座。

(一)“周四话健康”,专家常年帮 “看病找专家”,体现出的是大家对专家的信任和依赖。为此,无论春夏秋冬,每周四上午 9:00 到 11:00 在医院多功能厅,我们会准时推出受听众喜爱、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力求保证每期讲座都是精品,向听众传递各类疾病的健康知识及最新诊疗方法,得到了听众们一致好评,他们认真记录讲座的要点,向亲友进行宣传,还把许多新听众带到了我院。

(二)医患共享群,随时可帮忙 我们成立了“医大一院乐享健康微信群”,群里有我们的广大患者朋友,也有我们各个科室的专家。在群里,有关医疗政策、疾病诊疗、用药指导、症状导引等内容,均可直接在群里@相关专家,便可以得到专家一对一的详尽指导,从而架设起了一座医患之间的信任桥梁。

(三)健康新生活,深入到居民。充分利用医联体优势,努力促进居民健康素养的形成。2017年,我院还与周边区域的社区居委会、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所相结合,多次组织中医、脑卒中、内分泌、心内等专业团队深入到居民社区进行义诊和讲座,给居民免费测量血压、血糖、血脂,指导用药,提供健康处方,倡导“三减三健”。

3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最难的一步还是如何将这些慢病预防知识转化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去。

(一)成立慢管中心,加强规范管理。为了更好地对慢性病患者进行教育和管理,我院专门成立了慢病管理中心,下设心血管、脑血管、糖尿病、呼吸、肿瘤、肾病、查体七个分中心,利用慢病管理系统,由专科医生分别针对门诊、住院、查体中的慢性病人群,进行建档,病情评估及动态管理,定期发送信息,及时帮助解决患者在营养、运动、用药、随访等方面产生的问题,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二)评选“健康之星”,发挥引领作用。2017年底,我院推出了首届“健康之星”评选,通过广泛报名和公开投票,有 12 人被评选为“健康之星”。他们中大都患过重病,经过医院的治疗和自身的努力,现在不仅身体健康,而且都充满了正能量,积极传播健康知识,在健身养生方面各个都是“健康达人”,是“健康河北”的实践者和带动者,评选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三)做好家庭随访,全面关注患者。医院的资源是有限的,患者在医院治疗的过程也是有限的,因此广大慢性病患者更多的时间还是在家庭中。为了更好地督促和指导他们开展科学健康的日常生活,健康学院一方面组织相关科室的医生上门对患者定期随访,了解他们的需求,帮他们制定院外生活方案;二是积极培养全科医师队伍,指导下级医院的医疗工作,扩大辐射面。

通过上述“知信行”的健康教育和管理,广大患者对慢性病的了解明显有了提高,健康素养有了提升。既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又增加了患者对医生信赖。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提出到 2030 年要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依靠的是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未来我院将积极响应“健康中国”的要求,进一步拓展慢性病教育的辐射面,逐步将健康教育与慢病管理规范化,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地开创健康教育大格局。不忘初心,为实现全民健康,砥砺前行。


韩旭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来源:慢病管理网,文末有原文链接。

853397392018-08-25 21:40:39更新过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