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调查:为何科学健康知识跑不过谣言?

回复 星标
更多

民生调查:为何科学健康知识跑不过谣言?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养生信息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强烈。但是,我们也发现如今的微信朋友圈却充斥着诸如“生姜堪比还魂药,可惜99%的人只当佐料”、“糖尿病被灭了,告知你身边的糖友吧,功德无量!”等标题犀利的“养生帖”。这些“养生帖”中的理论或夸大功效,或未经证实,但一些辨别能力较差的市民却信以为真。为何科学知识跑不过谣言?权威官方科普自媒体该如何将健康好声音传得更远?

“我经常看到有人转发什么吃这个补气、吃那个才健康啊这种文章。感觉转发这样的东西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可能到了一定年龄有健康的焦虑、生病的焦虑吧”,成都白领小王告诉记者,他经常会在爸妈以及长辈亲戚的朋友圈看到各种匪夷所思的健康谣言。

据了解,2018年10月最新数据显示,微信用户中55岁至75岁的用户达6100万,仅占总用户数的6%,然而,他们却是谣言的易感人群,在微信谣言防护机制触发用户中,50岁以上的用户占了43.5%,大幅超过其他年龄层。

不少医疗健康专家表示,健康素养是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然而许多国民健康素养都在“及格线”以下,这导致一些人遇到健康问题时会在两种极端心态间摇摆:要么讳疾忌医极力回避,不接受治疗;要么极度恐慌如临大敌,盲从各种谣言、广告、偏方,上当受骗。对此,白领小王深有同感:“现在大家的健康素养包括营养学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所以就会轻信网络上的这些东西吧”。

成都市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宣传科夏文凤告诉记者,相较于网络上林林总总的非官方公众号发布的科普信息,正规医疗机构发布的科普信息都必须经过临床医生的核对,以实实在在的数据和科学的表述为基础,更加地严谨、科学:“网上有一些文章不一定是科学,没有经过审核的,而且大家无法识别。但如果我们的自媒体发布信息,我们会邀请专业的来自医院的一线的医务人员来提供一些健康知识,传播正确的知识”。对于,如何规范医疗自媒体的发展,让谣言不再肆意传播,夏文凤提出来自己的看法:“首先要有规范的行业管理。然后,作为自媒体运营者要准确把握健康传播的知识。还有就是要在行业的正确指导下来开展工作,这样就不会导致错误的信息的传播出去”。

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成都市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有自己的官方医疗媒体平台,全国的各大医疗机构都开设、运营着健康方面的自媒体平台。但是为什么,进入到大众视野的有很多都是一些标题夸张、粘贴复制、随意炮制的虚假健康信息呢?对此,成都市青羊区疾控中心主任胥江分析认为,医疗机构缺乏懂传播、懂抓大众心理的新媒体运营人才使得健康科普的竞争力比较弱:“现在老百姓有很大这方面的需求,但由于我们医生是搞医疗健康的,他没有掌握健康传播的技能,导致所传播的信息不是老百姓需要的信息,同时另一些一知半解的这部分人按照自己的理解东西去传播,这肯定与权威的不一致”。

胥江认为,要想让权威科普信息跑过谣言,一方面可以让更多在一线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学习健康传播的技能,另一方面,提高那些没有医疗专业背景的自媒体从业人员的健康素养也极为重要:“如果要推动进程,我认为首先是把有志愿精神的这部分自媒体或者是医生,在已经有健康知识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对他们进行健康技能的培训,让他们换种方式,而不是单向传播。看老百姓喜欢看什么,用什么方式来看,我们就按照这个方式来。从而有效提高权威的、官方自媒体的传播效果”。

新闻频率记者 邓婕

焦虑糖尿病医生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