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战略与全民观念更新”专家研讨会在沪召开

回复 星标
更多
“健康中国战略与全民观念更新”专家研讨会在沪召开
»

健康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拥有健康就拥有了高质量生活,关注身心健康,共享美好生活,是人类社会永恒追求。人们常把健康比作1,事业、家庭、名誉、财富等就是1后面的0,人生圆满全系于1的稳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近日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将健康中国上升为战略,大力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如何将“健康中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成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取向与实际行动?7月22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胡锦华健康教育与传播研究中心与瑞慈医疗集团联合主办的“健康中国战略与全民观念更新”专家研讨会在上海瑞慈水仙妇儿医院召开。

上海健康医学院特聘教授、全国健康教育专家胡锦华,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胡鸿毅教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金明教授,上海体育大学教授、上海全民健身热线首席专家陆大江,上海胡锦华健康教育促进中心理事长、上海健康医学院特聘教授张立强,瑞慈医疗集团董事长方宜新等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展开研讨,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原副院长何建华主持研讨会。

作为世界卫生组织上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合作中心、中国卫生科普报刊研究会、上海市控制吸烟协会创始人,胡锦华从事健康教育60年,亲历并见证了中国及上海健康教育事业从“敲锣打鼓”到“立项评估”的蜕变,从“卫生宣传”到“健康促进”的转型。他在研讨中认为,健康中国提升为举国体制战略,实现从以治疗为主关口前移为以预防为主,这是一个历史性飞跃。结合自己多次经历参与的流行病阻击战,胡锦华认为,守护大众健康要抓好传染病防控与慢性非传染病防治,最为关键的是大力进行健康教育,不断增强社会公众健康素质,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使自己成为守望健康的责任人。

胡鸿毅认为,健康中国行动要探索如何将健康公益事业与健康服务产业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国情民情的协同发展之路,其中重要一点是要将中医药发展紧密融入健康中国。他建议,要做好健康科普,重视健康科普队伍建设,不能让仅仅依赖投入、不重视健康意识养成、不求改变生活习惯的“有钱就能买健康”等片面观念影响公众认知;努力推动中医药进校园,从小树立健康素养,增强健康习惯的养成;在健康事业与产业发展关系上,由治疗至上朝着服务至上转变。同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智能技术,让健康教育与医疗卫生优质资源向农村基层延伸。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从事公共卫生研究教育的余金明强调,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显示,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慢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88%,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公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低,吸烟、过量饮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普遍。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精神卫生、职业健康、地方病等方面问题不容忽视。建议将健康中国行动的效果评估结果作为党政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陆大江长期研究运动医学,他认为,“运动是良药”这一理念在国内外运动科学界早已达成共识,采用非药物治疗,适量运动能有效预防、治疗和延缓慢性疾病的发展,科学的运动对改善慢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所谓运动是“良药”,即运动项目为药名,运动强度为药的剂量,运动时间为药的疗程,运动频率为药的服用频率,运动注意事项为服药须知,这就是运动良药处方。他建议,根据不同慢性疾病的发病特征和运动禁忌,运用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处方等相关知识,建立医体融合体系。

张立强认为,要使全民接受健康教育,让传播、教育、干预健康教育的看家本领处于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领先地位,使掌握知识、更新观念、改变行为成为百姓自觉行动。媒体应花大力气弥补健康传播不充分、不平衡的短板。

始建于2000年的上海瑞慈医疗集团,业务涵盖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健康体检等板块,形成一个闭环大医疗产业链。作为瑞慈掌门人,方宜新认为,健康中国行动为健康事业与医疗产业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从事这个领域工作的实践者提供了更大舞台。何建华认为,将健康概念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领域,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定会为人民群众创造高质量美好生活。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2030668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