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保健领域虚假信息(谣言)现况分析

回复 星标
更多

营养保健领域虚假信息(谣言)现况分析

提要:营养保健领域的虚假信息(谣言)对公众有着很大的影响,不仅威胁个体的身心健康,也严重挑战了媒体,甚至是一些官方机构的公信力。通过回顾研究,对谣言的定义与传播特点进行了总结,重点分析我国营养保健领域虚假信息(谣言)的现状,并对该领域的谣言治理提出参考性建议。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食品安全、营养保健等信息的创作门槛不断降低,相关的虚假营养保健信息、食品谣言、健康类谣言等层出不穷,而公众又缺乏相应的辨别能力与健康素养,易受到虚假信息和谣言的影响。

一、营养保健领域虚假信息(谣言)的特点

与普通谣言相比,除了具有事实未经证实、标题夸张耸人听闻、传播迅速且隐蔽等基本特点外,营养保健领域的谣言往往有着较为独特的性质。首先,营养保健领域的谣言往往具有伪科学性质,经常会利用最新的科学词汇与最华丽的科学语言进行包装,将自己伪装成“科学理论”;其次,营养保健领域的谣言往往不可检验,只能停留在语言上,惧怕进行实验或者实践检验,这是其与真正的科学信息的根本区别;另外,营养保健领域的谣言与大众生活休戚相关,可以在第一时间吸引到普通民众的注意,并迅速传播。

随着科技的发展,谣言传播的载体从面对面交谈,转变为电话、短信、电子邮件、博客、播客、微博与社交网络。通讯科技的进步使得任何人都可以非常方便地创建、修改、共享信息。传播谣言的门槛大大降低,也使得谣言的传播比之前任何时期都要更为速度快面积广。社交媒体的民主化虽然在某些方面具有进步性,但是这也导致别有用心的内容可以渗透到社交网络之中,并且获得较强的影响力。

民众对获取信息来源的选择性越来越强。封闭而单一的信息来源会使得每个人在获取新消息的同时,更倾向于去印证之前的观点,从而过滤掉大多数具有差异的信息。相比传统媒体,自媒体对信息发布拥有无与伦比的即时性与速度,且容易产生巨大的舆论风波,却并没有很强的权威性。虚假信息的泛滥反而导致谣言难以被清除。从平台的传播机制来看,算法和人工审核具有滞后性,将已经广泛传播的内容斥为“假新闻”或者“谣言”,经常导致“辟谣”不及时,难以积极处理“谣言”产生的不良社会影响。在新的信息传播模式下,科学研究人员已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在传播正确的信息,必须主动维护正确信息的权威性,及时有效进行“辟谣”。同时,内容平台方也应提升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提高审核标准,建立较为完善的辟谣策略机制。

二、我国营养保健领域虚假信息(谣言)现状

我国目前营养保健领域的谣言分布较为广泛,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当前食品安全谣言占各类网络谣言的45%,位居第一。这些谣言大都利用信息不对称,披着伪科学的外衣,抓住了民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使许多普通群众成为推手,加速了相关谣言的传播。

(一)传播方式

食品谣言的传播途径较广。居民了解食品安全信息的首要渠道是“人际渠道”,占60%,而通过“政府官方机构”了解的不到4%。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养生热不断升温,电视上的“养生专家”层出不穷,各类养生图书畅销不衰,养生信息也广为传播。网络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也增加了民众接触食品谣言的频率。据《2018年食品安全谣言治理报告》的调查,从传播渠道看,2018年食品谣言及辟谣信息中69% 是通过微信传播,15%经微博传播。《2018年网络谣言治理报告》也指出,健康领域谣言数占比居于首位,达38.77%,成为谣言“重灾区”。

(二)传播特点

信息时代更加要求新闻的时效性,媒体从业人员急于“抢头条”吸睛,缺乏对信息来源的多重比对和考证,容易捕风捉影地发布文章,对事件的解读有失偏颇。在众多网络谣言中,自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习惯性地争做“标题党”,喜欢极端化夸大后果,直击受众痛点。夸张的描述,如夸大数字、措辞严厉;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图片造成视觉冲击,呈现所谓的“真相”;利用有关权威部门、专家、权威媒体所谓的“事实与观点”来修饰谣言,提高可信性,这些文本特性修饰下的网络谣言,其背后往往呈现出六种面孔:捏造数据、嫁接图片、偷换概念、假借权威、直击刚需、制造恐慌。

《2017年度食品药品辟谣分析报告》显示,谣言的“制造”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指鹿为马,造谣者有意制造假信息,加以修饰后广泛传播。(2)采用类似试验的手法,通过视频等在社交媒体上传播无科学依据的“打假实验”。(3)旧谣翻新,换“马甲”重新传播。(4)利用食品热销旺季,在食品上市前后制造大量谣言。(5)利用“食物相克”论夸大民间经验,把可能是偶然的不适归因于“食物相克”,传播“搭配禁忌”。(6)过分利用“有毒”、“致命”等刺激、敏感语言,引起民众的关注,造成恐慌。

三、我国营养保健领域虚假信息(谣言)治理方向

目前,我国营养保健市场较混乱,缺乏严格的行业进入标准及相关信息监管标准,易给只追求利益的公司及个人留下漏洞。而公众对于食品领域的营养保健信息的辨别能力弱,科学常识不足,再加上虚假信息的特意包装及媒体的推波助澜,很容易造成流言遍布等严重后果。这些谣言严重误导了广大消费者;扰乱了食品市场秩序;给相关企业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名誉和经济损失;也可能引发群体事件,造成社会信任危机;损害政府形象,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冲击国家法制建设,危害极大。

(一)提高居民科学素养和辨别能力

当前,媒介和数字技术的裂变式发展,深刻影响了舆论生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舆论传播的重要平台。互联网生态下,新媒体提供了广泛参与舆论表达和舆论引导的空间和渠道。基于我国营养保健领域虚假信息(谣言)的现状和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为居民提供便捷的科学知识获取途径,提高居民的科学素养与辨别能力十分重要。

(二)提升营养健康科普的传播力

为达到高效的传播效果,传播者必须展示出一定程度的传播力,传播力重在新闻和舆论信息能够顺利传达至受众,实现有效覆盖,力求进行有效传播。因此,要加大健康科学知识宣传力度,积极建设和规范各类广播电视的健康栏目,利用拓展健康教育等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另外,也要普及营养健康知识,提升营养健康科普信息供给和传播能力。

(三)提升营养健康科普的公信力

公信力是另外的重要一环,是对于媒介履行作为具有特定使命的社会公共产品即新闻舆论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能的信用程度感知、体验基础上的评价。因此,在营养健康科普工作中,应该加强营养、食品安全科普专业队伍建设,推动营养健康科普宣教活动常态化。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坚决反对伪科学,依法打击和处置各种形式的谣言,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营养宣传,避免营养信息误导。

(供稿:中国科普研究所 郑念 王丽慧 齐培潇)

(北京大学 马冠生)

欢迎关注

科普理论与实践

长按二维码扫码关注>>>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