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健康传播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回复 星标
更多

以健康传播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2067880

□苏婧

建设健康中国, 一个关键词是“预防为主”, 即要从 “以治病为中心”转到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将疾病防治的关口前移,从预防、控制不利于健康的危险因素入手,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要真正做到预防为主,就必须通过健康传播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提高群众的防病知识与技能。

(一)精准传播。不同性别、 年龄段、地区、健康状态的人群,面临的健康挑战不同,所需要的健康信息和技能也有所不同。在开展健康传播时,要根据传播对象的需求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传播,即根据不同目标人群的健康需求,采取不同的传播手段、渠道和形式,传播不同的健康信息和技能。实现精准传播,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 明确传播的目标人群。“我要把健康信息传递给谁”是开展精准健康传播需回答的首要问题,只有确定了目标受众,才能够确定要传播的内容、使用的传播策略、传播渠道与形式等,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第二,确定传播内容。传播内容需要根据传播的目标人群来确定,如通过线上、线下的调研或大数据的手段,了解目标人群的健康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他们所需的健康信息。需要注意的是,以往传播的健康内容,侧重于 “是什么”和“为什么”,更注重健康知识的提供,而缺少“如何做”的具体指导,导致传播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缺乏实用性,不利于健康行为的形成。2017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居民的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最高,达25.82%,高于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14.30%)和基本技能素养(16.38%),这说明未来的健康传播需要在内容选择上有所倾斜。

第三,确定传播渠道和形式。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域的不同群体日常接触的媒介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各有不同,这需要在确定目标人群和传播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传播渠道和形式,以提高健康素养信息传播的到达率,扩大影响范围。

(二)数据传播。大数据是互联网时代的主要特征。互联网能够将个体在不同网页、手机应用、小程序等上的浏览行为等进行收集、聚类,并最终形成人群画像。本文所说的数据传播,是指基于互联网技术,以大数据为手段开展的传播,可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利用大数据确定目标受众。开展精准健康传播,明确目标受众是基础也是核心。在互联网技术广泛渗透人们的生活之前,要了解受众,各类线下的调查是主要手段,但这些方法费时费力也费钱,且覆盖面窄,难以确定目标受众。而通过大数据,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各类消费、浏览、阅读记录等,实现对目标受众的细分。

第二, 通过大数据了解受众需求。以需求为导向的健康传播,有助于提高健康信息的有效到达率。在细分目标受众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大数据手段,分析该人群的特点和对健康信息的具体需求,如感兴趣的健康话题、对各类传播形式的喜好等,有针对性地推送健康信息, 实现 “定制化”的健康信息传播。

第三,使用大数据,开展传播效果分析。大数据不仅能帮助分析受众需求,也能对通过大数据手段传播的健康信息进行效果分析。大数据不仅能够监测受众的人口学信息, 如年龄、性别等,还能知晓他们的浏览行为,如时长、主题偏好等。如此,通过某些特定的健康作品,对比分析最初设立的 “预期传播”效果和 “实际传播”效果,根据受众的反馈了解传播中的不足等并进行改进,以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场景传播。互联网时代既是信息爆炸时代,也是注意力稀缺时代,这意味着海量的信息中只有一部分能够赢得受众的关注,被他们接收。在传播过程中,提高受众对传播内容注意力的一种方式是开展场景传播。

所谓场景传播,是指将健康素养信息的传播与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联系起来,如在就医场景、购物场景等开展传播。之所以要开展场景传播,原因在于传播的内容距离受众的生活场景越近,越有助于他们的行为改变。在特定的场景中,人们对特定信息的需求和关注度更高,甚至会主动进行信息的搜寻。

因此,未来在健康素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建议将所要传递的核心内容与受众的生活场景相结合,如在超市开展关于食品安全信息的传播,与外卖平台合作开展营养信息的传播等。

(四)提高传播的专业性。提高传播的专业性,是指在开展健康传播的过程中,要在兼具健康作品传播力的基础上确保它的专业性。

伴随着自媒体的兴起,人人皆可成为 “传播者”,特别是像受众 “一样的普通人” 更能够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基于此,建议吸引更多来自卫生健康领域一线、乐于使用新媒体的工作者加入传播队伍,如临床医生、药师、营养师、学者等。另外,受众之所以相信谣言,一是获取科学健康信息的渠道不多,二是谣言信息的传播力更强———知晓受众痛点、信息接收习惯和偏好等。因此,在开展健康传播的过程中,既要扩大科学、专业信息的供给———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员加入传播队伍,又要提高这些信息的传播力———帮助提高传播者的传播技巧,以更好地传播健康素养信息。

摘自 《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9)》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