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的以点带面策略研究

回复 星标
更多

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的以点带面策略研究

2107845

2107845

导读

推进“健康中国”行动要落脚在个人健康行动上,而发动自我健康行动的根本动力是责任,责任动力带动利益动力形成供需两端发力,并通过社会协同,以社区卫生服务为抓手,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社区家庭健康负责,指导和管理家庭及个人健康行动,以点带面推动“健康中国”行动呈现全民健康行动的局面。

“健康中国”战略正式实施三年后,国务院又出台了《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 号)及配套考核办法和具体目标文件,表明了国家对推进“健康中国”的坚定决心和切实行动。“健康中国”行动包含 15 大行动项目及若干子项目,涉及多个部门,且不是仅依靠政府部门的强力推动就能开展的,需要个人和社会的自觉响应,从而成为个人和社会群体的健康行动。

01

“健康中国”行动落脚在个人健康行动上

01

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

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类包括 6 大行动: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实施合理膳食行动、实施全民健身行动、实施控烟行动、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实施健康环境促进行动。这6大行动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落脚点在个人,需要个人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是干预影响健康的环境,除了政府实施环境保护行动外,还需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采取相应的个人行动,保护和改善环境。

02

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

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类包括 4 大行动: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这 4 大行动的重点是对特殊群体在特殊时期采取健康保护和促进措施,不仅需要社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职业健康保护措施等,更需个人采取正确的健康行动。

03

防控重大疾病

防控重大疾病包括 5 大行动: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实施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这 5 大行动的重心在预防。对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加强运动锻炼,起着基础性作用,因而需要将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重点放在个人健康行动上。对传染性重大疾病的防控,我国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体系,在其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需要将防控关口进一步前移,通过增强个人体质、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等,切断传播渠道,更好地预防重大传染病

02

自我健康行动与责任动力的提出

01

“健康中国”行动的焦点在于自我健康行动

个人健康行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保持健康的个人健康活动,另一种是努力将不健康状态转变为健康状态的自我健康行动。个人健康活动具有习惯性和固定性,只要正常保持就可以维持健康状态,无需发动。自我健康行动则是不断改变健康状态,并随着健康状态的改变而调整,因而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在达到健康状态后,自我健康行动中的稳定成分转化为健康习惯被固定下来,就成为个人健康活动。因此,“健康中国”行动的焦点在于自我健康行动。自我健康行动过程既存在个人消除不健康状态而形成的内在动力不足,又存在能力欠缺导致行动力不足的问题。

一是自我健康意识薄弱,在个人处于不健康状态时,可能认识不到可以依靠自己的健康行动改变不健康状态,也可能没有意识到需要采取行动改变健康状态;二是没有掌握可以将不健康转变为健康的途径和相应技能,不知如何行动;三是懒惰或受各种干扰而不能坚持自我健康行动;四是缺乏自我健康行动的气氛,感到枯燥,没有兴趣开展行动;五是健康状态改变而健康行动没有及时改变,造成健康成效变差而放弃自我健康行动。

对健康意识薄弱的障碍,需要政府和社会强化个人健康意识,使个人具有充分动力发动自我健康行动。对行动能力不足的障碍,则需政府和社会提供自我健康行动的条件和帮助性服务。

02

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

个人在不健康状态中迫切需要恢复健康,因而具有开展自我健康行动的内在动力,但是由于健康意识薄弱而没有自觉主动开展自我健康行动,一旦健康意识变得强烈,就会主动开展自我健康行动,这就是责任——“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这个责任既来自本人的健康需要,也来自家庭和社会对其健康的需要。

由健康责任推动树立健康意识,不仅要意识到健康责任的“该承担”,还要认识到健康责任的“可承担”,而“可承担”就是自我健康行动可为。一是在自我健康行动上有可以通向健康的道路,二是个人能获得自我健康行动所需的技能。

03

三个层次的健康主体在责任动力推动下的共建共享

实现全民健康,要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健康主体的作用,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强大合力。社会有不同群体,每个群体都有各自的健康责任。政府代表全民,因此负有全民健康责任;社会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行业协会等) 作为用人单位或管理单位,对单位成员的健康负有群体含义的健康责任;个人则对本人健康负责。因此,从责任角度讲,三个层次的健康主体在各自责任动力下开展相应层次的健康行动,并相互协调,形成强大合力,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03

责任动力带动利益动力形成供需两端发力

2107845

个人为自身健康而寻求他方帮助,需要对他方的帮助支付费用,他方以利益为动力提供服务和产品,这就构成了市场的供需关系。有了这种市场,就会广泛吸引社会参与。个人主动开展自我健康行动,释放出服务需求吸引社会参与,这就形成了供需两端发力的格局。

责任动力的存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发的存在,一种是强制赋予的存在。自发存在是不需外部作用而自然存在并发挥作用。但是有一些人健康意识淡薄,责任动力不强,难以发动自我健康行动,需要外部赋予和强化其健康责任。强化责任需要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政府承担全民健康责任,社区承担辖区内居民的群体健康责任,社会组织/机构承担本单位的群体健康责任,并进行监督。政府的全民健康责任主要由公立卫生服务体系具体实施,其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主力军,既要承担全民健康责任中的公共卫生服务责任,还要代表政府承担起对辖区内家庭及其居民施加强化家庭及其个人健康责任的作用。通过层层施加强化责任的作用,以点带面最终形成全面立体的“健康中国”行动。

04

在自我健康行动上的社会协同

2107845

以点带面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的关键是自我健康行动,动力包括责任动力和利益动力,其中,相互之间的串联和协调方式是社会协同。协同是复杂系统的多个子系统通过关联合作,产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组织结构,实现特定功能。根据社会协同学原理,参与社会协同的各个主体针对要开展的行动,在开始时是无序的,当以行动的序参量(指向目标的参量)指挥各个主体发挥作用后,各个主体可以从对目标的贡献上获得利益,在序参量的引导下,各个主体的个体行为与协调行为得到统一,自组织地形成有序的社会协同。序参量是社会协同的导向性变量。在自我健康行动上,序参量是个人的健康变量,用健康变量作为序参量引导所有主体的行为,就可以自组织地形成有序的围绕个人自我健康行动的社会协同。

每一个自我健康行动都需要一个特定的社会协同,具有个体性,而“健康中国”行动的自我健康行动是全民行动,社会协同又要具有全民性,这种个体性与全民性结合的社会协同,在现实社会中有一种体制可以承担,就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家庭医生通过签约机制对个人自我健康行动进行管理。

在家庭医生签约机制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家庭医生对居民的自我健康行动进行组织、指导和管理,使“健康中国”行动在责任动力和利益动力下自组织地形成社会协同。

05

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的抓手

2107845

社区卫生服务是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的抓手。政府以社区卫生服务为抓手,通过责任赋予,委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全民健康责任,同时赋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强化家庭及其个人健康责任的督导权,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家庭医生组织居民开展个人健康行动,并以家庭为单位管理家庭成员的健康行动,社会力量在利益动力下主动参与,从而推动“健康中国”行动呈现全民健康行动的局面。

作者

王克春  浙江科技学院健康中国战略研究中心

程芳芳  浙江科技学院健康中国战略研究中心

扈峻峰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卫生健康局

葛亚力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图片来自于网络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号 : rongyifuwu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