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发:“案发地图”对安全防范的作用有多大?

回复 星标
更多

徐大发:“案发地图”对安全防范的作用有多大?

       昨日,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召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规划评审会,确定未来五年将新增390个视频监控摄像头,“绘制”一张犯罪地图,市民可以通过浏览在线犯罪地图及时了解到近期的案件高发时段和地点,绕着走的同时做好安全防范。
  

       首先应该肯定,增加视屏监控摄像头,“绘制”犯罪地图的做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现在各地都有密布“天眼”的做法,在有效打击作案犯罪分子方面确实起到了及时获取线索震慑罪犯的作用。至于更新发布“案发地图”,除了起点提醒或类似于“新闻”的作用外,并没有多大的预防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案件的发生数也会增多,那么“案发地图”也就会更加变得密集丰富。对市民来说,也就可能更加望而生畏。心里想着,这些地方不能去了,曾经发生过某某案件,可是不可能总是龟缩在家里不出门啊。这里不能去,那里也不能去,总绕着走也不是个事。到最后来,也许能绕的地方也被“挤掉”了,到了无从“插足”的地步。
  

       因此,与其光只“画图”提醒市民注意安全防范倒不如加强打击力度。与其更新“案发地图”做加法,不如倒消破案率做减法。“按图索骥”难防被侵害,投置警力,增加便衣警察和流动暗哨,尽快破案打击,并请群众密切配合,这些才是最好的“防范图”。最好的“防范图”在灵活机动的打击应对中,而非在机械变更的发布中。
  

       一张“案发地图”的作用毕竟很有限。犯罪分子也很狡猾的,市民可以点击查看“案发地图”,不法分子也可以查看,他们不可能傻到在老地点束手就擒的程度。如果犯罪分子看了此图后故意反着行动,背道而驰,那有奈之若何?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犯罪模式和永久不变的犯罪地点,只有变数而没有定数。图是死的,人是活的。犯罪分子永远只会躲在暗处不按规则“出牌”,打击犯罪分子还须靠警方的斗智斗勇,而非仅仅依赖于一张“画图”去防患于未然。
  

       再说每月更新犯罪地图,还会增加警方投入成本,而对市民来说还会更加增加心理压力,而实施有效防御的作用并不大。市民可以在网络上点击查看,及时了解当地犯罪活动状况,及时对比不同地区治安状况,查询不同月份案发情况,以便做好安全防范,避开案件高发时段和地点,这种效果只是一种理论上的理想状态。这显得有点被动,光只“敬而远之”而又不能有效武装出击。要说真正的作用,倒不如不向外公开“地图”,只留给内部警方办案人员或治安防御指挥决策者自己预防出击参考时看。

此帖已被锁定,无法回复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