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项目进展缓慢 东莞工业用地成交萎缩过半

回复 星标
更多

大项目进展缓慢 东莞工业用地成交萎缩过半


  

  经济下行,企业扩张趋缓,也让东莞今年的工业用地成交萎缩。根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的监测数据,截至目前,东莞今年来的工业用地供应面积约127万㎡,同比减少47%;其中成交面积约103.7万㎡,同比缩水54.5%.

  东莞工业用地的交投分水岭在2008年。在这之前,即使制造业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东莞工业用地的交投也并不活跃,供应量最高约占全市总量的3成。不过,2008年这一数字达到385.6万㎡,比上一年翻了5倍,而且此后一直维持高位,大多时占到了全市总供应量一半以上。而现在这一数据被“打回原形”,东莞中原研究部高级研究员韦天使认为,目前一级市场中,工业用地的交投更多依赖政府加大招商引资,通过各种税收优惠吸引大项目,一旦引进的项目减少,土地市场势必受影响。

  松山湖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东莞镇区土地零碎分散,连片可开发的土地多集中在松山湖园区,而近年来松山湖致力于对大项目的引进。2008年,松山湖的工业用地供应面积超过百万,到了2010年达到195万㎡,接近全市土地总供应量的一半。不过,这一规模在2011年开始缩减,回落到95万㎡.今年来则进一步紧缩,截至目前,大半年已过,松山湖只供应了两宗工业用地,共11万㎡,相当于去年的一成多。

  东莞特约研究员林江认为,即使东莞官方今年来致力揽月,但大项目难引入。另一方面,经过多年来“爆发式”的供应,松山湖用地瓶颈渐显,再引入大项目或“力不从心”,供地也更为谨慎。

  今年4月,松山湖高新区工委书记刘宁就坦言“资源短板”:总体规划72平方公里的松山湖,实际可出让的土地只有25.4平方公里,经过11年的开发,目前手上真正可以出让的产业用地不足7平方公里。

  松山湖表现“乏力”,全市的工业用地供应和成交量也整体下滑。据统计,今年来东莞工业用地供应同比减少47%,成交亦缩水了54.5%.

  东莞中原研究部高级研究员韦天使分析,除了大项目引进难,欧美市场需求严重萎缩,东莞大部分外向型企业也受拖累,产业升级如履薄冰,扩张受阻,也进而影响了工业用地成交。反观,一些高增长行业则正在释放他们的拿地热情。今年3月,国内音乐手机前三强酷比在大朗拿下了两宗工业用地,总面积超过6万㎡.而根据东莞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来东莞手机产量增长113.4%.据悉,深圳酷比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已确定移师东莞,将在大朗投资5亿元设立公司总部,整合上海、深圳的研发和生产资源。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60亿元。

  在少有的成交中,转型企业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今年来东莞成交的42宗工业用地中,塘厦企业就拍下了14宗,多是电子、电气公司所为。这是塘厦“三电”企业增资扩产的缩影。据了解,塘厦的“三电”企业340多家,占比超过塘厦总产值的6成,去年起都开始加速转型升级。

  东莞中原研究部高级研究员韦天使预计,今年三、四季度,在稳增长的基调下,东莞各种大项目加快上马,工业用地的供应将大幅回升。v


此帖已被锁定,无法回复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