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1973
背侧:巴西玫瑰木
面板:德国白松
弦轴:Landstorfer
弦长:650mm
上漆:虫胶漆
曼努埃尔·委拉斯开兹(Manuel Velazquez,1917- 2014),是过去一百年最伟大的吉他制琴师之一。1917年他出生于波多黎各,1929年12岁的他制作了他的第一把古典吉他。1941年曼努埃尔搬到纽约并在那里开了他的第一家作坊,后来搬到佛罗里达。他的吉他名气远扬,包括塞戈维亚、布里姆在内的演奏家都曾演奏过他制作的吉他。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曼努埃尔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在这个国家维持着欧洲古典吉他制作的传统,制作了一千多把手工乐器。他用双手完成每一把吉他的每一个部件。那些年里他得奖无数,包括来自波多黎各政府的。如果提到美洲最顶尖的吉他制作家,则非他莫属。2014年4月3日逝世,享年97岁。目前他的儿子阿尔弗雷多继承了他的事业。他传奇的吉他故事,是吉他制作史版块上的一块重要的拼图。
这部1973年委拉斯开兹大师制作的绝版吉他,有着满布熊爪纹的白松面板,绝对正切的巴西玫瑰木背侧板(绝佳品质)。并且拥有完美的原始状态,超凡的声音深沉甜美,如梦幻一般。
三拱的琴头和条纹中线,以及系弦槽底部的斜坡样式,都焕发着浓浓的豪瑟气质。
琴头的直角边缘极为锋利,精神矍铄。
琴头与琴颈的接柄并没有采用V字。
这是反向拼贴,但是工艺相当了得,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体琴颈。
采用的弦轴是遁世许久的Landstorfer。
这个经典的德国弦轴厂牌因为是当年豪瑟吉他的标配而闻名天下。
金黄色的白松满布熊爪纹。
熊爪纹,当然并不是真的让熊给抓了面板啦!
而是因为大风起兮吹阿尔卑斯山上的木头,木头摇曳留下的内部褶皱。
极少数白松才机会被大风吹。
解读一下饰圈。
饰圈有点混搭,我们约摸可以视为豪瑟风格的一种隐晦的变体。
您有足够尖的眼力,在饰圈中找出十字架的主题吗?
希腊十字架和钻石是豪瑟吉他饰圈的两大元素哦。
白骨双绑边是一种经典的实用主义装饰,为着有效增加琴桥的耐用性。
一开始是早期马德里吉他的特色,后来被豪瑟吉他发扬光大。
琴码相对小巧,目前下枕是淡黄色的驼骨。
巴西玫瑰木来了。
其纹理,密度,绝对质量是上乘之中的最上乘!
然而,
曼努埃尔大师说其实他并不太关心背侧板的选材。
面板的边条是完全豪瑟风格。
背板的边条则相对比较简约,拼线处并没有做对角。
泛黄的标签,如血书一般的签名,见证了岁月的沧桑。
这是大师还在纽约时期的作品,1973,那个经典辈出的年代。
曼努埃尔大师的杰作,如约出现在吉他时代。
无论用什么角度来欣赏这部吉他,都堪称完美。
这样的乐器,你也会喜欢吗?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