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翻到宗周加措仁波切的一篇旧文《为死而活着》,
里面有些话打动到我了:
“你所收藏的一切,不论是弥足珍贵的,还是微不足道的,都将留给别人。”
生命的意义何在?
最简略的答案就是:为死而忙碌的一生。
根据多方学说,
轮回的真相始终无人知晓,知晓的人也无法诉说和传播。
但我想,即便一个人只有“一世”可以活,
我们也应该让它活出“几辈子”来,
这样才对得起上辈子把你度化来的你的前世。
如何把“一辈子”活出“几辈子”呢?
我只是个凡夫俗子
因此,只想得到两种方法,
一种:凡事多站在别人的处境中想一想,
这样也许你可以get到身边N种人的人生体验
另一种:走,旅行去!
这样你可以暂时变身到别的城市亦或是别人国家的生活中去。
这么酷的事情,我当然不会放过,
因此,每当一有时间或者可以硬生生挤出时间的时候,
我都是会走出去,看一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世界精彩不精彩,
取决于你的内心丰富不丰富,
同样的一片小村庄
有人看到了落后的发展,有人读出了原生态的珍贵。
境界不同,人生就大不同。
还记得猴年春节时的许愿:
愿新的一年,自由在身,自在在心。
“身不由己”
恰恰是许多朋友给自己无法抽身出去旅行的最佳借口,
可我想说的是,试试看狠狠地抽一次身,
你就会悟到,“其实你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
旅行中可以看到在自己久居的城市不常看到的风景,
也可以体会只有身处异地才能独享的寂寞盛宴,
更加可以做出平时你不敢做的大胆举动,
◆比如,穿上你买了几年都没机会展示的bikini尽情在大海里游泳吧,也不用担心周围人挑剔的眼光;
◆比如,你一改往日踏进办公室的霸道总裁严肃范儿,换上紧身的潜水服到深海底寻找梦里见过的一枚小丑鱼;
◆比如,包裹起平时你为了PR事业勤奋锻炼的曼妙身姿,换上专业臃肿的雪地装备,扛着荧光色的滑雪板享受山顶从厚厚的大雪中冲刺下来的快感;
◆比如,你脱下一身名牌,换上当地的少数民族服装,和陌生的当地土著朋友们尽情地跳一支舞吧,尽管上次跳舞还是在小学的时候⋯⋯
我有个不成文的习惯,
要和我组队去旅行的,要接受自由行的形式。
如果只是报个团,上车睡觉,下车尿尿,这只能称为“旅游”,
如果你有很强大的野外生存能力的话,你也可以试试看“穷游”,
而我,一定要很“自由”的“旅行”。
从自己选出行的日子,
到自己预订“机+酒”,自己攻略当地有趣的地方,
每一个步骤亲力亲为。
无论到了那边,是“直呼上当,不该相信网友图片”,
或是到了当地,“惊艳到恨不得私藏起来线路不给别人看”,
各种的辛酸、兴奋,只有习惯“在路上”的人才能体会。
看到的壮丽河山,
去过的市井集市,
吃过的星级大餐,
排队等过的路边小摊,
每一个自己愿意去尝试的体验,
都是对自己刹那间决定的承担和肯定。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有句话:
“灵魂之自在确与身体之自在有关联。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灵魂。”
自在的心境还在于无论肉身身处如何的境地,
心灵始终保持清澈及坚定,
这点说起来轻巧,实际上很难,
许多高僧一辈子也只能悟出一点半点。
作为我来说,我希望自己永远是“空杯心态”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没有宽厚的肩膀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拥有宽大的心脏维度,
如果去到一个不如自己家乡发展迅速的城市,
那就让自己满怀感恩吧;
如果来到一个超越自己家乡发展的城市,
那就让自己充满敬畏吧。
踏上自己的家乡时,
让自己满怀热爱吧,
因为不管你去到哪里,这里始终是养育了你的土地,此生不变。
为什么旅行的时候,
那么多人会一改往日的种种而变成了另一个自己呢?
因为,在一个地方“活腻了”“呆烦了”
去到另一个城市换换自己的形象,改改活着的方式也不错。
这样既能减压,也是在“找自己”。
生活的迷茫积累到一定程度需要释怀,
压力的堆积充盈到一定程度需要释放,
最好的方式是“旅行”。
有时,我会在旅行途中思考许多许多,
有时,我又会什么都不去想,
两者都很舒服,
因为没有什么比自己找到了自己来的更窝心,
也没有什么比自己更懂了自己来的更暖心。
挤挤时间,让我们再次启程吧,
只有自己会心疼自己的人才能得到真爱,
也只有自己会宠爱自己的恶人才能得到自我。
愿:你我皆自在。
339452256
回复含违规内容,去申诉
回复含违规内容
只看该作者
举报
339452256
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