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案例搞懂产品的动线与静线,传统企业也能走创新之路

回复 星标
更多

1个案例搞懂产品的动线与静线,传统企业也能走创新之路

2632681

说起产品创新,我们会想起苹果公司。谁也不能否认,苹果是全球最有创新精神的公司之一:

  • iPod改变了传统音乐产业的游戏规则和人们听音乐的方式

  • iPhone重新定义了手机,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智能手机时代

  • iPad则直接颠覆了传统的电脑使用方式

  • ……

洞悉并抓住那些别人无法轻易察觉的人性需求,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产品,让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之改变,彻底颠覆旧产业模式,打造全新的产业生态系统。

2632681

苹果的这种创新是颠覆性的,它会让人感到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但,并不是所有公司都是苹果。对于更多公司,我们到底该如何创新?创新专家骆欣庆老师用几个案例,带你搞懂产品动线与静线,给你提供一些创新思路。

2632681

骆 欣 庆

曾获山东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奖

原腾邦国际(SZ300178)首席创新官

美团点评(HK3690)金牌创新顾问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MBA教育中心主任

动线的概念借鉴于超市和景区

对于超市来说,用户行走的路径称为动线。很多人都有在超市里绕来绕去,就是出不来的经历,其本质就是动线设计,让你尽可能地遍历更多的购物区域。

景区也一样,通过动线设计,引导客流按照景区设计的游览路径观光。

01

1个案例搞懂动线设计

骆欣庆老师将动线的概念引申扩大化:所有与客户打交道的界面,都可以称为动线。

按照这个逻辑,只要和客户有接触,不管是见面的,还是不见面的,都属于动线环节。对于和客户接触的动线界面,骆老师的建议是,一定要重金打造,切不可“偷工减料”。

此话怎讲,给大家介绍一个骆老师亲身经历的例子。

2632681

去某城市出差,我喜欢固定住在某家酒店,感觉服务、设施极好。但有一次住酒店,第二天退房的时候,我对前台说,“姑娘,你们酒店换运营管理公司了!

前台接待大吃一惊,问我怎么发现的?我回答:

原来你们进门的时候,有个Door man(门童),帮助拿行李,现在没有了;我住到客房里,原来一次性拖鞋都是厚底的,穿着很舒服,现在变成薄底儿的了,很硌脚;原来的一次性牙具,用的是国际大品牌牙膏,现在变成杂牌的了。所以,以后我不会再来住了。

你们看,酒店换了管理公司,在一些地方进行了成本控制。但在与客户交界面上省钱,是大错特错的。

客户是敏感的,如果他能感受到服务品质下降,他会毫不犹豫转身离开。所以,动线的核心环节一定要投入重金,绝对不可以盲目省钱。

02

动线设计的“五要”方法论

关于动线的设计,我总结了“五要”的方法论,具体包括:

  • 第一,要美。

我们可以看到所有公司的前台都会安排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很多酒店的接待人员也都是倩丽的小姐姐、帅气的小哥哥;空乘服务人员也都是帅哥美女,这是为什么?

因为,动线设计中,客户往往根据最开始接触的感觉,推测公司整体水平。如果在前台看到的是一位大妈,客户一定会认为,公司的员工都是这样的。

所以,任何与客户打交道的人,都应该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传递公司的形象与文化。

2632681

  • 第二,要速度。

如果你和某个商家通过微信联系,你是希望在你发送信息后,对方立刻做出回复,还是等15分钟后,才给你回复呢?毫无疑问,你一定喜欢能迅速反应的商家。

和顾客打交道,无论在那个方面,都应该尽可能的迅速反应。越迅速,越有效。没有速度,是没有良好管理的表现。

  • 第三,要细节。

给客户的任何资料,都应该完美无瑕。哪怕一个标点,一个空格,都应该丝毫不差。

除了文档,诸如会议流程安排、餐桌礼仪、产品包装等,都应该格外小心细节。细节中藏着魔鬼,会带给你机会,也会毁掉你的生意。

  • 第四,要流畅。

你有没有去过这样的餐厅:进门后先把你引导到座位,再告诉你,到进门的地方自己看着点菜。

每每遇到这种设计,客人一脸无奈,非常不情愿地再回到门口点菜,这就是典型的不流畅。

什么叫流畅呢?流畅就是在整个和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全程没有任何的磕磕绊绊。整体服务或产品的体验如行云流水,自然顺滑。

说上去容易,做起来很难。这需要洞察客户的所有行为,还要有换位思考的能力,要按照客户的思维逻辑去设计产品,才能做到真正流畅。

2632681

  • 第五,要专业。

任何和客户的交界面,只要客户有问题,所有员工都可以给出答复。很多公司,问到某个员工问题,得到的回答是,我不知道,我不是这个部门的。这就是不够专业。

专业的本质是,要带给客户更多有效的信息。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不知道:只要让员工背诵一些基本问题应答话术,就可以展现出足够的专业度。

03

静线设计的核心要点

谈完动线,我们说说静线。所有不和用户直接打交道的都是静线。

比如后勤,办公环境,内部流程,生产环节等。这些部分应该尽可能的控制成本,提高产出。

内部文件没有必要用80克的打印纸,70克足够好(动线上要用80克的打印纸),内部洗手间的标准也不用做成5星的。静线强调的是效率优先,控制成本。

静线的投入要控制,不要在静线系统上,投入过多资源。因为企业资源是有限的,静线只要能保障系统高效,完备运转,就能完成使命。

所以,我建议采取80%原则,即静线系统完成了80%完美度。因为如果完成100%要付出100份努力的话,完成80%可能只需要付出50份努力,剩下的20%,做到完美,就要再付出50份的努力。

对静线,我们强调最大化效率,因此后面的努力,与收获的成果相比,效率太低下了。

2632681

总结:产品要有动线静线概念,不了解动线、静线概念,很可能会引起资源的错配。

动线是与客户的界面,要投入重金打造,做到“五要”,目标是客户极致体验。静线是系统的支持部分,不接触客户,要追求效率优先,控制成本,有效运转即可。

2632681

我是骆欣庆,如果你想深度学习我的创新课程,可以联系华略臻盈。

2632681

2632681

此帖已被锁定,无法回复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