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CEO马斯克——做对的事,而非只看“钱景”

回复 已回复1 星标
更多
特斯拉CEO马斯克——做对的事,而非只看“钱景”»

今天有媒体报道,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将访问中国参加博鳌论坛,毫无疑问,他将再次在中国科技界引发旋风。这是一个正在改变世界进程的极客,即使在狂人辈出的硅谷,马斯克也是引人注目的怪杰。美国权威媒体《大西洋月刊》将他评为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创新家,在拉里?佩奇、扎克伯格、贝佐斯等一大堆创新家之间,马斯克凭什么傲立鳌头?

不是因为他在二十几岁就成为亿万富翁,不是因为他创办了很多家公司,不是因为他在斯坦福念书的第一天就申请退学,这些经历尽管耀眼,但并不惊人。马斯克让硅谷和整个世界耳目一新的是,他改变世界的不灭雄心、不计成败只论是非的独特价值观、一以贯之从不妥协的行动精神。

马斯克并不是一个商人,商人任何行为都以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思考一件事的逻辑是能否挣大钱。马斯克在做一件事之前只考虑一个问题:这件事是否正确? 如果他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不论前方是万丈深渊还是无数个不眠之夜,他都纵情向前。在《60 Minutes》的采访中,主持人问他:最开始做特斯拉的时候是否想过失败的可能性? 马斯克回答:“从当时来看,有可能会失败,但这是一件对的事,不论是否成功,我都会做。”

今日的特斯拉已经成为价值几百亿美金的公司,回到最初,马斯克为什么认为做特斯拉是一件对的事?在他看来,人类面临化石能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困境,而电动汽车是最好的解决之道。他原本期待传统汽车行业能做出贡献,但最后发现只能自己动手。

在以公司是否IPO、个人能否登上富豪榜排行榜论成败的中国企业界,马斯克的言论简直像天方夜谭。我们常常看到的成功者访谈遵循同一个套路,他们大谈当初如何有眼光,发现一个新领域的前景,然后投入进去收获巨大成功。在一个刚刚富裕起来的社会,因为人们对贫穷仍怀有恐惧,所以金钱至上论实属正常。事实上,硅谷也曾经历过这样的阶段。有人如此评论:硅谷每天都在产生巨额的现金流,仅仅是Google一家公司的账户上,每年就增加600亿美元的现金流。如此体量的资本在硅谷高密度地聚集,激励着硅谷人的肾上腺素和他们的冒险主义与乐观主义。不过,看起来,硅谷最后还是走入了信息时代的消费主义,并没有发展出自己的精神史。

不过在2013年以后,硅谷找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新偶像——马斯克。他做太空技术探索公司Space X,发射火箭,谈论移民火星,又做电动汽车特斯拉,他身上工业时代的英雄主义气质让人感到一种与消费社会有着根本不同的气质。当硅谷似乎也失去了历史的时候,马斯克身上却有着原子工业时代的未来感。而马斯克之所以涉足这些领域,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些领域关乎人类未来,而不是因为这些领域将诞生下一个巨头。正如他所说的:“离开PayPal时,我在思考哪些问题很有可能会对人类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而不是从‘什么才是最好的赚钱途径?’的角度来思考。”他得出的结论是五件事可能对人类造成最大影响,包括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互联网、让人类在多个星球上生活、人工智能以及重写人类基因。

因为创新幅度过大,面对困难在所难免。在最艰难的时候,马斯克甚至需要借钱租房——“我在税后赚到的1亿8000万美元,一亿去了Space X,七千万去了Tesla,一千万去了Solar City,我真的需要借钱租房了。”但他从未想过放弃,他如此解释:坚持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不是被迫放弃,那就坚决不要放弃。但是,如果你百分之百确定你现在在做的事情是正确的,那你就要永不言弃。

事实上,只有孤注一掷地冒险,才会赢得最有前景的未来。只有做足够重大的事情,才能引领潮流和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特斯拉掀起的电动汽车浪潮让越来越多的传统厂商开始做出变革,而探索太空已经成了硅谷新贵的地位象征。这股新锐力量的崛起,吸收了曾经环绕在政府资助的太空探索周围的能量与热情,也让私人资本进入太空从想象开始变得可能。而真正以创业来践行这一理想的人,是埃隆?马斯克。

目前来看,马斯克的三家企业都进展不错。以特斯拉为例,2014年全球产量达到3万5000辆,更重要的是,特斯拉进入了增长潜力最大的市场——中国,并取得了不少成绩。特斯拉目前在售的Model S是一款售价在百万级别的豪华汽车,根据媒体报道,其在中国的第一年销量达到几千辆。从公开数据来看,玛莎拉蒂等进入中国十几年的豪华汽车厂商每年在中国的销量也为几千辆,作为刚进入中国市场一年的新兵,特斯拉的表现可谓不俗。考虑到Model S是一款装备了最新车联网技术的纯电动汽车,和传统豪华车完全不同,特斯拉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让消费者接受这么一款革命性的全新产品,因此达成这一成绩更显难得。此外,作为一家专注于电动汽车的公司,特斯拉需要在充电设施建设领域埋头苦干,其取得的成就更让人惊叹——为90%以上的中国车主安装了“家用充电站”,解决了车主最为关心的充电问题;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建立了几百个超级充电桩和1000多个目的地充电桩,为车主的长途旅行提供了保障。

不论是特斯拉,还是Space X,马斯克都对其设定了正确的目标并以不避险阻迎难而上的方式带领着它们前进。举目四望,我们能在中国科技创业圈看到这般 “循此苦旅,直达天际”的创业精神吗?答案并不让人乐观。当我们少谈一些虚头八脑的“互联网思维”,将更多时间和资源投入到新技术研发;当我们不再以市场前景为唯一价值标准,思考何为真正重要之事;当我们面对传统势力的阻挠不放弃,而是一往无前势不可挡时,一个更加健康更加蓬勃向上的创新社会才有可能形成。

正序阅读 1# 2015-03-27 23:46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