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阅读不同的书籍
一、如何阅读实用性的书
实用性的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实际的问题却只能靠行动来解决。但也正是因为如此,理论性的原则会归纳出出色的行事规则。
实用性图书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种旨在说明规则,例如烹饪书和驾驶指南;一种旨在阐述形成规则的原理,例如许多伟大的经济、政治、巨著。
一种实用性的书是以规则为主的书,阐述这些规则通常是用命令句,而不是陈述句,那是一种命令,它在建议如何去做某件事,而且一定会有收获。我们正在共读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这类实用书中的典型。这本书没法为我们解决那些问题,它可以给我们的只是指引,只有当我们实际采纳这些指引开始行动才能解决我们阅读中面临的问题。
另一种实用性的图书,主要谈的是规则背后的原理。当然,其中的主旨看起来和一些纯理论性图书相同,但它们实质是不同的,因为这类书要解决的还是行动的问题。
想象文学的主要目的是娱乐而非教育,它在传达一种经验而非知识。相对教育为主的读物,人们更容易喜欢以娱乐为主的读物。
论说性作品要传达的是知识,在我们的经验中曾经有过或没有过的知识,而想象文学则是在阐述经验本身,那是读者只能借着阅读才能拥有或分享的经验,因此一旦打动我们便是一种享受。
首先,论说性作品与想象文学因为目的完全不同,对心智便有不同的诉求。主动的阅读方法适用于任何一本书,但在论说性作品与想象文学中,适用的方法却不大相同。阅读论说性作品,读者应该像个积极主动的捕食者;而阅读想象文学作品,我们一定程度上是个被动的接受者。
其次,论说性作品与想象文学因为目标完全不同,也注定这两种作品的写法必然不同。论说性作品的逻辑目标则是完全清晰,毫无言外之意的解说,在字里行间不能有其他的含意,任何相关与可以陈述的事都得尽可能说个一清二楚才行。想象文学则会尽量使用文字潜藏的多重字义,好让这些字特有的多元性增加文章的丰富性与渲染力。作者会用隐喻的方式让整本书整合起来。
想象文学还要依赖文字中的言外之意,多重含意的隐喻在字里行间所传达的讯息,有时比文字本身还要丰富。整首诗或故事所说的东西,不是语言或文字所能描述的。因此,在想象文学中,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那是逻辑的,不是诗的,二者完全不同。
前文我们已经谈过阅读想象文学的一般规则,这同样也适用于更广义的各种想象文学——小说、故事,无论是散文或诗的写法(包括史诗);戏剧,不论是悲剧、喜剧或不悲不喜;抒情诗,无论长短或复杂程度。但这些一般规则运用在不同的想象文学作品时,就要作一些调整。
1、如何阅读故事书
第一个建议:快读,并且全心全意地读。
其次,请回答第一个问题——这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除非我们能很快读完,否则我们没法看到整个故事的大要。如果我们不专心致志地读,我们也会漏掉其中的细节。
在批评小说时,我们要小心区别这两种作品的差异:一种是满足我们个人特殊潜意识需求的小说——那会让我们说:“我喜欢这本书,虽然我并不知道为什么。”另一种则是满足大多数人潜意识需求的小说。后一种往往会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类似历史上的明珠,世代相传,永不止息。因为只要人活着一天,这样的小说就能满足他,给他一些他需要的东西——对正义的信念与领悟,平息心中的焦虑。我们并不知道,也不能确定真实的世界是很美好的。但是在伟大的作品中,世界多多少少是美好的。
2、如何阅读戏剧
戏剧本身也是是一篇小说或故事,因此我们也真的该像读一个故事一样阅读。但剧本不像小说将背景描绘得清楚,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更主动一些,才能创造出角色生活与活动的世界的背景。
然而,这其中还是有一个重要的差异。我们在读剧本时,不是在读一个已经完全完成的作品。完成的剧本只出现在舞台的表演上。要做到这一点的唯一方法是想象看到演出的实景。因此,一旦我们发现这个剧本谈的是什么,不论是整体或部分,一旦我们能回答有关阅读的所有问题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导演这个剧本,让文字中的大千万物生动起来,我们的大脑便是我们的舞台。
阅读抒情诗的第一个规则是:不论我们觉得自己懂不懂,都要一口气读完。不光是现代抒情诗难懂。许多好诗用词都很复杂,而且牵涉到他们当时的语言与思想。此外,许多表面看起来很简单的诗,其实内在的架构都很复杂。但是任何一首诗都有个整体大意。除非我们一次读完,否则无法理解大意是什么,也很难发现诗中隐藏的基本感觉与经验是什么。
阅读抒情诗的第二个规则是:重读一遍——大声读出来。如果我们朗诵出来,比较不容易略过那些不了解的字句,我们的耳朵会抗议我们的眼睛所忽略的地方。诗中的节奏或是有押韵的地方,能帮助我们把该强调的地方突显出来,增加我们对这首诗的了解。
最后,对一本好书,我们要再三品味,一遍一遍地读,阅读任何伟大的抒情诗值得我们再三品味。
你有多久没有读完一本书了?
你是否已读书就犯困?
那就加入有书共读
从共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开始
掌握高效的阅读艺术
如果你喜欢有书共读
那不妨也邀请好友加入
带动更多好友开始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