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花社火 古代军事文化的活化石

回复 星标
更多

上阳花社火 古代军事文化的活化石

原文阅读

代县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作为边陲重镇,代县战事频仍,有史书记载的大小战争就达1700余次。
战国时,赵国名将李牧守关逐匈奴,保卫了赵国江山;汉高祖刘邦出雁门被围困平城;唐代,雁门关外烽烟再起,老将薛仁贵任代州(今代县)都督,挡胡人于雁门关千里之外;北宋名将杨业率杨家将驰骋雁门关内外,为后人留下了一曲千秋忠义之歌……抗战时期的雁门关伏击战、夜袭阳明堡飞机场等战斗遗址都在代县。
143301

上阳花村位于代县城东南50公里的五台山脉,周围山丘环绕,高低起伏,便于军队隐蔽、伏击。
据传,周平王初年,周朝军队进驻上阳花村,扩村建堡,离村一公里处安营扎寨。是时传教村民习武演剧,把古代各场战争逐渐演绎成剧,成为当时最时尚的武术与舞蹈相结合的文体活动,取名“社火”。后逐步演变为岁时节令的民俗节庆、祭祀等文化活动。上阳花村村民至今尚武,男丁习武成风。
143301

上阳花社火属表演社火,主要在场院进行布阵、打斗表演 。
上阳花社火以民间传说和戏剧故事为题材,通过一个或一组人物展现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即为一场社火。人物要画社火脸谱,穿社火服装,持社火把杖(兵器),兵器为刀枪棍棒等。
表演一般是探马在前,后面跟着社火会旗、火铳队(炮队)、旗队、社火队,最后是锣鼓队。其表演剧目有《五雷阵》、《打登州》、《白蛇传》、《三岔口》、《金沙滩》、《天门阵》、《西游记》等。表现形式以舞蹈、杂技、武术与戏剧表演融为一体。配乐主要用战鼓,辅以马锣、铙钹等打击乐器,雄壮激昂,气势磅礴,起伏跌宕。
143301

咚咚咚……鼓声激越,整装、列队、祭旗、出征、行军、传丁、练兵、探马、布阵到两军对垒、决战、破阵……队容整洁、场面宏大,这个被冠以“社火”之名的表演,将我们带回了兵戈铁马的古代州城。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