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书协副主席傅耀华作品欣赏
傅耀华,字弘本,号在心草堂。广东省书协会员,梅州市书协理事,梅州市青年书协常务理事,梅州日报.客都传媒书画院副院长,兴宁市书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信德杯”全国书法展(入展)
“中华龙文化”全国书法展(入展)
第七届中国书法节全国书法展(入展)
第二届全国扇面书法展(入围)
“沈尹默杯”全国教师书法展(入展)
第三届“希望圆梦杯”全国书法展(入展)
首届中国千字文全国书法展(入展)
“水墨茶道”全国书法展(优秀奖)
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千字文书法手卷展(入展)
第二、三、四、五、七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展(入展)
“龙乡墨韵”第五届全国教师书法展(入展)
第四届广东省“南雅奖”书法展(入展)
广东省第四届中青年书法展(入展)
第一、二届“张九龄杯”广东省书法展(入展)
广东省千人千作书法展(入展)
首届广东省新人新作展(获奖)
广东省美术书法摄影展(第八届获铜奖、第十一届获优秀奖)
第九届广东省“西凤杯”书画展(获奖)
“大手牵小手,共筑中国梦”广东省书画展(二等奖)
“牵手你我、携梦人生”广东省书画展(三等奖)
第三届全国职工书画展(入选)
作品散见于书法报等刊物
作品欣赏:
学海偶拾
傅耀华
书法是中国人的文化符号,从小到大作为中国人都离不开写字,只要写字就存在一个美观实用的问题。虽然从把字写得让人看懂上升到书法艺术的高度有着很大的距离,但是中国人一生不管圣贤还是普通老百姓都被中国书法艺术影响着。
字如其人,字是门面。
中国老百姓习惯以字取人,认为字是人的另一张脸,写好字是一个人的门面,所以每个中国人从小到大对书法都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书法的实用来源于写字,书法的形式美来源于想像力,书法的艺术内涵来源于学养。
写古人像古人并不太难,写自己、写个性也不太难。难的在于先找到古人精华的共性,并将此共性化为无形的气味声影,再设法依附在自家的个性里。
取法根植传统,审美当随时代。不认识或不理解书法艺术与实用书写的区别,就难以抓住书法本质特征,难以真正进入艺术创作的境界。
书法的个性和艺术风格来自学习古人碑帖的精髓和书家的综合学识修养。不深入地在经典传统中游历自己,急于追求个性和创作,或是将自己曾有一点传统素养反复重复,都是非常失败的。
任何事物的原理都可相通。学古不是死临,也不是简单的取法,而是从深层次把握古人的精神。
没有传统基础的创新是苍白的,没有形式的求新是单调的,没有现代内容的创作是缺少时代特色的。提高书法作品的品味,增加书法作品的内涵,练好字外功是提高书法水平的根本保证,这似乎也是对学习书法的人的一种启示。
艺术作品,形式之美能刺激和愉悦视觉感官,而内涵的深刻和充实才能打动人心,震撼人的灵魂。一个优秀的作者首先具备的就是高雅的人生观,深厚的传统功力,创作才情和独到的创作理念,同时具有健康的创作心态,并不断提高对艺术审美取向的认识,善于学习借鉴别人的创作经验,深入钻研、探索,感悟自然现象联想到书法,得到创作的启迪,从而唤起艺术的灵感,创作出的作品才会有高度、有境界,更趋于完美。
法能纯熟,理能贯通,自然能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