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心里话:如果病人是你亲属……

回复 已回复5 星标
更多
医生心里话:如果病人是你亲属……»

6月26日是中国医师协会“医师节”,第九届“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也在当日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是“百姓心中的好医师”,共有80人获奖,全部来自医疗卫生临床工作一线,包括“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河北好医生”贾永青。
颁奖大会后,国家卫生计生委邀请中国医师协会副秘书长谢启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邹书兵进行主题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在线访谈。其中,倪鑫、邹书兵是“第九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
医院太挤咋办?
解放医生
多点执业
倪鑫:北京儿童医院的门诊量非常大,去年达到了300万人次。儿童医院和其他医院不一样,不是孩子在哭就是家长在喊。孩子想拉就拉、想尿就尿,还有味道。作为医生,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遵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我们常年在这种情况下,真的习惯了。
为了解决医院人满为患的问题,近期,我们推出了“北京儿科是一家”的理念,所有北京医院的儿科和北京儿童医院都是互动的,我们是坚强的后盾。希望北京市的孩子先到就近的三级医院儿科去看病,如果医生看不了的、认为是重症的,他的转诊都是绿色通道,希望大家对三级医院的儿科给予信任。
并且,如果通过手机软件(APP)预约,还可以在银行交钱挂号,精确预约看病时间,这样不至于在早上8点大家都涌到医院里来看病。比如,一个孩子至少有4个家长陪同,每天一万的门诊量,至少有三四万人在医院里转,通过手机应用软件预约就能改变这种状态。
此外,我们在全国组建儿童医院集团,目前有13家省一级儿童医院是集团成员,相互之间医疗、科研、教学、专家共享。每一个省级儿童医院,都可以通过远程会诊解决疑难杂重症。如果真的需要转到北京的话,我们提供绿色通道,这样也能分流一部分病人,不要都往北京涌。措施实施了一年多,效果还是不错的。
谢启麟:在深化医改中,中国医师协会希望解放医生。现在的病人是医院的病人,主要是冲着医院去的。实际上,我们希望患者变成医生的患者,患者跟着医生走。这样一来,医生的责任心就会更强。我们希望通过解放医生,让每个医生都能自由开办诊所。
倪鑫:今后,一定要解放公立医院的医生,推行多点执业,否则私立医院发展不起来,公立医院的就诊压力更大。
医患和谐咋干?
当亲人待
学会沟通
邹书兵:医者,首先要有仁爱之心,高尚之德。其次要有救死扶伤之能,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医生看病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每一个病有不同的方案选择,所以医生看病的时候都会跟病人、家属交流,选择适合这个病人的最佳方案。
现在医患关系紧张,医患双方都有问题。医生主要的问题是临床工作忙,与患者的沟通时间相对欠缺一点。根据我从医多年的经验,只要跟病人很好地沟通,绝大部分患者是能够理解的。
倪鑫:医患和谐的关键是,多一分了解,多一分理解。毕竟,老百姓不是特别了解医疗这个行业。比如,病人家属很激愤,他一脚把我的门踹开以后,问我病人是站着进来的,现在躺着出去了,为什么?病人去世了,家属不能理解。但是,我把这个病解释清楚以后,他就理解了。我也曾经是病人家属,当我带着家属去医院看病的时候,我的心情也一样。我在给医务人员强调服务态度的时候说,如果坐在你面前的病人是你的朋友介绍来的或者是你的亲属,你是什么态度?大家就理解了。其实,只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换位思考,医患关系自然就和谐了。
谢启麟:中国医师协会日前发布了《中国医师道德准则》。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医生能够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告诉医生道德底线在哪儿。《准则》提出,耐心倾听患者陈述,建立相互尊重的合作式医患关系。倾听是沟通的基础,没有倾听,怎么沟通?有人提出,现在很多大医院,一上午每个大夫要看不止五六十个患者,哪有时间去倾听呢?当然,这跟我国的医疗体制有关。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希望医生朝这个方向去做。
医患信任咋建?
爱惜羽毛
用心付出
倪鑫:很多人关注医生收红包问题。我也问过患者家属,他们说,不给医生送的话,心里会不踏实。作为医生,我会很正式地告诉每个患者和家属,手术如果做不好,失败了,对我名声的毁坏比什么都重要,这才是最关键的。有的朋友说,都想着给你们送点钱,否则怕你们不好好做。我说,这根本就不存在,因为医生的名声花多少钱都买不来。
邹书兵: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治好病是医生最大的成就。我曾经有一个病人是这样的,他是术后并发症,送到医院后,各个脏器功能都衰竭了,需要补液。从早上7点钟开始,我就给他治疗,一般到晚上12点,每天连续几次化验,看他的电解质、水电平衡,根据这些来调节。这个病人抢救了一个多月,所有的脏器都衰竭过一次,终于挺过来了,这个病人最后成了我非常要好的朋友。这说明,医生只要付出了,病人就会感激。
倪鑫:我的父母都是医生。我在学医的时候,中午回家吃饭,父亲拿一个大饭盒,一边装饭,一边装菜,我问他:“为什么要带饭?”他跟我说,今天有一个武汉的病人来了,特别穷,不但没钱看病,还没钱吃饭,所以我给他带点饭。用心对待患者,医患关系能不和谐吗?
邹书兵:肝胆胰外科的病人有个特点,危、急、重,而且基础病很多、并发症很多,非常危险。胰脏手术是外科最大的手术,付出的劳动多,手术中的变化也非常多,抢救的几率也很高。我晚上吃饭的时候,放下饭碗就赶到医院去是常事。在抢救中,肝胆外科是千变万化的,所以更需要患者和家属理解。

倪鑫:现在,病人一去世,家属就闹医院,要求赔钱。有的医生为了避免纠纷,手术有90%的成功率都不做了。如果医患纠纷愈演愈烈,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多,真正受害的还是病人。


来源:人民日报

制图:张芳曼
2015-02-15 19:34:57更新过

正序阅读 5# 2014-07-26 06:36

不赞同一楼说法;原因;劣习和贪婪是人性向恶,人人都有善恶,人生活社会环境中,接触好的当然向善,接触坏的,当然向恶。但中国医生为何在医患之中,被人视为魔鬼化身哩。

      那得找挖掘医生变为恶性根源;医生本是救死扶伤,如果将医生职业视为赚钱的机器人,在医德与盈利之间极端选择。机器人只会当然听从指令。这时对医生(机器人)赋予道德概念是正确吗?当然这是极端条件,人总还是人,大多数都是向善,只是在生存同时,有的不得为之,久而久之就成为恶的劣性。而有的始终以善为本,就成为社会的善良。前段时间网络报道,外国人就对中国武汉市某医院医药费不满,就是很好说明医患的对立潜在事实。


      说一千道一万,产生这些医生变魔鬼问题不是医生本身,而是医疗制度罪恶的反馈!中国医疗的变革,才是把人变为恶的推磨的鬼魂。没有罪恶作为导向,哪有善与恶(医患)的对立?医生与患者是无怨无仇,在额外利益驱使下,无端医疗及其治疗支付,就成为医患的对立因素。

2014-07-26 06:46:56更新过

4# 2014-07-01 08:54

3# 2014-06-30 19:49

听听

2# 2014-06-30 18:04

 楼上也许这一辈子都不会生病吧?

1# 2014-06-30 13:05

 别把医生说得像神似的!要是真有那么好,这世界上就不会有这么多医患纠纷了!实际上是医生的种种劣习和贪婪的本性把天使变成魔鬼了!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