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健康指导要点

回复 星标
更多

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健康指导要点

»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眼病筛查和视力评估后,应结合检查结果及时向家长普及儿童眼保健知识,开展健康指导。

1.新生儿期(新生儿家庭访视和满月健康管理)

(1)普遍性指导要点

新生儿能感受光亮及明暗变化,对光照有反应。新生儿视力发育需要良好的环境亮度,白天要保证室内光线明亮,夜间睡眠时应关灯。日常养育照护中注意保持眼部清洁卫生。保证充足睡眠和营养。儿童眼球和视力是逐步发育成熟的,新生儿出生时,眼睛发育未成熟,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眼球逐渐增长,眼屈光度数逐渐趋向于正视,这就是“正视化过程”。0~6岁儿童视力是逐渐发育过程,新生儿出生仅有光感,1岁视力一般可达0.2,2岁视力一般可达0.4以上,3岁视力一般可达0.5以上,4岁视力一般可达0.6以上,5岁及以上视力一般可达0.8以上。6岁之前是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若此期间视力未正常发育,长大后将难以弥补,从出生就要有近视防控意识。儿童斜视、弱视、先天性白内障等常见眼病会严重影响儿童视觉发育,一般发病隐匿,家长不易发现,需定期检查,早筛早诊早治。告知家长注意观察眼部有无异常,若发现异常及时转诊。

(2)针对性指导要点

出生体重<2000g的低出生体重儿或出生孕周<32周的早产儿,应当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由眼科医师进行首次眼底病变筛查。并应遵照专业眼科医生指导意见,按时接受眼底复查。若存在其他眼病高危因素,未做过眼科专科检查,告知家长尽早检查。

如果眼部分泌物增多,提示可疑为结膜炎或泪囊炎或泪道阻塞。可能由于泪道发育不完全导致,应转诊治疗。若大量脓性分泌物要警惕化脓性结膜炎,易致盲,告知家长要尽早转诊。

如果瞳孔区发白,可疑为先天性白内障和视网膜母细胞瘤等。孕期风疹病毒感染可导致新生儿先天性白内障。我国先天性白内障发病率约为4‰,在婴儿中发病率约为0.2‰~0.5‰,约占新生儿致盲性眼病的30%,筛查发现异常一定要及早诊断。明显影响视力的白内障须尽早手术,手术越早,获得良好视力的机会越大。

2.婴儿期(3、6、8、12月龄)

(1)普遍性指导要点

指导家长观察婴儿视觉发育情况,注意有无异常的视觉行为。视力发育需要良好的环境亮度,白天要保证室内光线明亮,夜间睡眠时应关灯。日常养育照护中注意保持眼部清洁卫生。保证充足睡眠和营养。婴儿应避免强光直射,建议婴儿禁用手机、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告知远视储备量:婴儿正常的屈光状态为轻度远视,这是生理性远视,为“远视储备量”。远视储备量不足可能会发展为近视。指导家长树立近视防控意识。告知家长注意观察眼部有无异常,若发现异常及时转诊。

(2)针对性指导要点

若眼部有分泌物、持续溢泪提示可疑为结膜炎或泪囊炎,应及时到眼科检查。

若瞳孔区发白,提示可疑为先天性白内障和视网膜母细胞瘤等,一定要及早诊治。

若眼位检查异常,提示可疑为斜视,儿童斜视会影响视力和立体视觉的发育,应进行视功能评估及排查,及早诊治。

3.幼儿期(18、24、30、36月龄)

(1)普遍性指导要点

应指导家长注意观察幼儿有无歪头视物、视物距离过近等异常行为。保证充足睡眠和营养。告知家长至少每半年带幼儿接受一次眼保健和视力检查,筛查异常者应遵医嘱进一步检查确诊,及时矫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建议低龄儿童尽量以家长读绘本为主进行阅读,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长。建议幼儿禁用手机、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户外活动每天不少于2小时。避免让幼儿玩尖锐物,避免接触强酸、强碱等洗涤剂。教育和督促幼儿经常洗手,不揉眼睛,不带患传染性眼病幼儿到人群聚集场所活动。告知家长注意观察眼部有无异常,若发现异常及时转诊。

(2)针对性指导要点

若儿童远视储备量不足,需进一步检查排除发生近视的风险,并改变不良用眼行为,定期检查。

若眼位检查异常提示可疑为斜视,儿童斜视除了影响美观外,还会影响视力和立体视觉的发育,导致弱视及双眼单视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应进行视功能评估及排查,及早诊治。早期治疗斜视可以在矫正眼位、恢复外观的基础上,促进视力发育和双眼视觉功能的建立。

若瞳孔检查、眼位检查和屈光筛查异常,提示可疑为先天性白内障、斜视、远视、散光、屈光参差等。上述病症可能容易造成视力发育停滞,从而引起弱视。目前,弱视患病率为1%~5%,主要表现为视力差、戴镜矫正不能立刻提高视力。大部分弱视可以有治愈机会,应及早发现并治疗,年龄越小效果越好,6岁以前治疗效果更佳。一旦错过儿童视觉发育的可塑期,则会造成终生的视觉缺陷。

4.学龄前期(4~6岁)

(1)普遍性指导要点

学龄前儿童正常的屈光状态为轻度远视,远视可以中和发育过程中眼轴增长所致的近视,称为“远视储备量”。因此,家长在判断孩子视力是否正常时,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因素,不同发育时期有不同标准。告知家长至少每年带儿童进行一次眼保健和视力检查,重点关注儿童弱视、斜视和屈光不正的筛查和治疗。4岁儿童裸眼视力一般可达0.6以上、5岁及以上一般可达0.8以上,若儿童视力不能达标,或双眼视力相差两行及以上(标准对数视力表),或双眼视力相差0.2及以上(国际标准视力表),主要是由于远视、散光、屈光参差、斜视或发育停滞后等所致,需进一步检查确诊,并培养儿童良好的用眼习惯,科学护眼和防控近视。

①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每次20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

②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做到保护视力三个“20”法则:20分钟近距离用眼后远眺20英尺(约6米)外的景物20秒。

③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2小时以上在室外活动“目”浴阳光。户外活动接触阳光,能增加眼内多巴胺释放,从而抑制眼轴变长。

④读写和握笔姿势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部离桌一拳、手指尖离笔尖一寸)。

⑤均衡营养,不挑食不偏食,多吃水果蔬菜和富含维生素食物,少吃甜食和零食。

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每天充足睡眠时间。

⑦一旦发现儿童看远处物体模糊、眯眼、频繁揉眼等异常,要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医学验光,并遵医嘱正确矫正。如果该戴眼镜而不戴,反而会加重近视度数的增长。

帮助儿童保留足够的远视储备量,“对抗”未来可能发生的近视。告知家长注意观察眼部有无异常,若发现异常及时转诊。

(2)针对性指导要点

若瞳孔检查、眼位检查和屈光筛查等提示可疑为弱视,应告知家长尽早诊治,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6岁以前治疗效果最佳,一旦错过最佳时期可能会造成终生的视觉缺陷。

若眼位检查异常,提示可疑为斜视。儿童斜视除了影响美观外,还会影响视力和立体视觉的发育,导致弱视及双眼单视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应进行视功能评估及排查,及早诊治。早期治疗斜视可以在矫正眼位、恢复外观的基础上,促进视力发育和双眼视觉功能的建立。

若视力检查及屈光筛查异常提示可疑为视力低常、远视储备量不足或近视,要告知家长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干预,并培养儿童良好的用眼习惯,科学护眼和防控近视。确诊近视后应尽可能延缓近视进展,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而出现视网膜脱落等致盲性并发症。成年后的激光近视手术不能减少近视并发症。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的通知

新窗口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