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亟待破“零”|快评

回复 星标
更多

乡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亟待破“零”|快评

2271667

7月23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中小学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校本课程,并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高校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7月23日 新京报)

当前,乡村中小学生成长的内外部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父母普遍外出务工、大面积隔代抚养教育、留守儿童增加以及诸多社会问题都可能诱发心理困扰或问题,乡村学生“心理荒漠化”苗头已经出现。

但是,在一些乡村学校尤其是村小,心理健康教材还躺在学生书包“睡大觉” ,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干预活动均为“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校本课程,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规范化,乡村中小学校须先破“零”。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是关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科学化、专业化的稳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为此,县区政府、有关部门要想方设法增加乡村学校师资供给,祛除乡村学校结构性缺编痛点。一方面,要给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名分”,避免心理健康教师“边缘化”;另一方面,可通过城乡教师交流“借一点”、转岗培训“增一点”,确保每所学校至少有一名心理健康教师。

一定意义上说,“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校本课程”,是国家、省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校本化。乡村学校要根据乡村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学习借鉴城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开发具有“乡土味”“学校风”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资源。同时,其他各学科教师要当好心理健康“兼职”教师,自觉遵循心理健康教育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中。

乡村学校要树立大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上好“育心”大课。要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让校园的每一面墙都说出“心里话”“明白话”;要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结合起来,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适时组织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比如走进田间地头、种养殖场、户外拓展训练营、红色教育基地、乡村文化馆、少年宫等。

确保乡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管理、服务、督查必须同步跟进。乡村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常规管理,以过程管理、阶段性检查、绩效考核等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管理与服务,在师资补充培训、资源开发、心理辅导室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方面提供帮助。教育督导机构要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督导检查,表彰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向无所作为、无动于衷的学校“亮剑”,推动乡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破“零”向“有”向“优” 。

文章来源丨蒲公英评论网站

作者|吕建,系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责任编辑丨王贾嘉

如何成为蒲公英评论评论员?

1.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蒲公英评论网站

2.右上角点击“注册”,实名申请成为蒲公英评论

853397392021-07-29 09:52:36更新过
新窗口打开 关闭